第五百三十一章 奥地利的安妮之死(第2/3页)

“国王陛下派出了使者——向他的每个将军,在这个关键的时候,他不要求你们赶回巴黎,参加王太后的葬礼。”事实上战事也不是那么紧迫,只是路易十四担心蒂雷纳子爵这样的年纪,匆匆回到巴黎,完成葬礼后又匆匆返回阿姆斯特丹,长途跋涉兼带时间仓促,对他的健康是一种极其沉重的负担,他实在不想举行完王太后的葬礼又要举行蒂雷纳子爵的葬礼,所以就借着战事,索性不允许蒂雷纳子爵折返巴黎。

但这样他又要担心凡尔赛会有人以为蒂雷纳子爵已经失去了国王的宠爱,从而弄出一些事情来,所以才决定——“您,还有卢森堡公爵,沃邦将军,绍姆贝格元帅,都被国王陛下留在了阵地上,”克雷基侯爵说:“您可以派出使者,代您参加王太后的葬礼,其他人也是一样。”

蒂雷纳子爵是怎样的人,我们都已经知道了,他一听就明了了国王的用意,又是感动,又是难过,他看了看维拉尔:“看来您是应该回巴黎一次了,带着约克公爵。”

克雷基侯爵惊讶地看了一眼子爵身边的年轻人,“什么时候打的仗?”

“就在昨天晚上。”蒂雷纳子爵拍了拍维拉尔的肩膀:“我想我至少应当为王太后殿下哀悼一日,让维拉尔和你说吧。”

克雷基侯爵再次打量了一番维拉尔,他露出一个带着点难过神情的笑容,“看来是一场大胜,我的好将军,”他向维拉尔屈尊纡贵地一点头:“详细地和我说说吧,我想陛下正需要这样的好消息来安抚他痛苦的内心。”

——

奥地利的安妮,腓力三世的女儿,腓力四世的姐姐,当时还是西班牙与葡萄牙的公主,身份尊贵无需赘言。但她与当时的所有女性一样,在父亲与丈夫面前,也只是一件工具与装饰品。如果说作为一个公主,她早就接受了自己的婚姻中不会有爱情,只会有责任,那么在婚后近三十年的空寂与折磨绝不是她能够想象得到的。

她1601年生,15年就嫁给了路易十三,那么他们的头生子,也就是路易十四是什么时候出生的呢——38年,也就是说,有整整二十三年,她承受着来自于法兰西与西班牙双方的沉重压力,虽然人们都知道路易十三比起与妻子共处更喜欢与他的侍从狩猎赌博,但所有的指责都还是投掷在了她身上,好像她是圣母玛利亚,没男人也能自己生出个儿子那样。

最后还是黎塞留红衣主教强迫路易十三回到王后身边,他们在38年有了路易,即便如此,另一种恶心的声音从加斯东公爵以及其支持者口中发出——他们认为这个孩子是王后与爱人私通生下的。

黎塞留主教就要求王后再生一个——就是后来的王弟菲利普。

王太后固然深爱着这两个孩子,但要说以往的事情——母家的冷漠,丈夫的戒备,大臣们的戏谑,黎塞留主教的残酷……没有在她的心上留下痕迹,那可真是大错特错,曾经属于少女的柔情早就在最初的几年里消磨殆尽,留给她的就只有一股不甘心的血气——凭什么?凭什么她就要受这样的折磨!

怀着这种心情,她在爱着路易与菲利普的时候,也在怀着一种隐秘的,不好的心思——她必须承认自己将受到的挫折转移到了这两个孩子身上——虽然他们将来会是国王,会是公爵,但在这个时候,他们无疑要受她的摆布。这种情感,让她可以接受马扎然的建议,将菲利普教养成一个“贵女”,也可以在路易受刺重伤的时候扶持菲利普成为“摄政国王”。

但她……她后悔了……

房间里光线昏暗,从罗马赶回来的以拉略红衣主教倾听了王太后的忏悔,在沉默了片刻后,他低声对王太后说道:“您就没有其他想要说的了吗?”

王太后知道他提醒她的也就是她的心事,可她并不想对他,对他身后的上帝说,如果这件事情会让她下地狱,她就下地狱好了,反正她这八十年的后一半,已经心满意足,没有任何遗憾了。

“那么我让陛下进来了。”以拉略说。

王太后微微点了点头,以拉略走了出去,几秒钟后,路易就走了进来。

王太后几乎看不清他,但她可以想象得出,那是一个多么庄重与荣耀的圣人!有时候她都会怀疑,她与路易十三不幸而又痛苦的婚姻怎么能结出这样完美的果实,她要说,就算是亚历山大,又或是所罗门,都不如她的儿子!

路易在她的床边,握住了她的手。

众所周知,像这样年纪的老人,哪怕老眼昏花,脊背佝偻,总是昏昏欲睡,但只要保持下去,他们的时光就像是过不完似的,但只要一跌跤,一受寒,就像是一棵老朽的树被轻轻推了一把,他们就会立刻折断,再也站不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