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二章 瓜分荷兰(第2/3页)

查理二世想要乌得勒支,弗里斯兰和格罗宁根,但这两个地区,往上是丹麦,往右是神圣罗马帝国,虽然这里属于明斯特与科隆大主教,他们暂时还是路易的盟友,但能够被路易收买,就能被查理二世收买——在荷兰之后,成为英国敌人的就是法兰西了,路易一点也不想测试他与查理二世之间的感情有多么深厚——所以他是绝对不会将这两个地区交给查理二世的。

另外,丹麦国王弗雷德里克四世一直就对瑞典夺去了斯坎地维纳亚地区耿耿于怀,所以在这场战役中,他不但站在法国的对面,也是卡尔十一世的敌人,只是丹麦想要击败瑞典,瑞典又何尝不是——丹麦国王同时也是挪威的主人,而只要看地图,就知道挪威就像是镶嵌在瑞典国土上的一条带子。

鉴于卡尔十一世与路易十四的联盟可能要持续到十几年后——如果伊丽莎白公主顺利嫁入瑞典王室,并且为卡尔十一世生下继承人,那么路易十四一旦占有南北荷兰,格罗宁根与弗里斯兰,就可以与瑞典形成两面夹攻之势;另外,如将泽兰,乌得勒支交给查理二世与威廉三世,那么路易十四又能以佛兰德尔地区与格罗宁根,弗里斯兰对英属荷兰形成包围——这样的结果英国人当然是坚决不同意的,别说原先的三个省一下子缩减到了一个(他们坚持乌得勒支是属于威廉三世的),于是再三交涉与讨价还价之后,爱德华·海德提出,他们可以放弃对亚美里加的新约克的所有权,来换取弗里斯兰与格罗宁根,很明显,路易能够想到的事情,英国人应能想到。

于是在回报了国王之后,回到谈判桌前的法国人给出了一个查理二世难以拒绝的条件——路易十四接受英国对新约克的放弃,但他还是不愿意放弃原先的计划,只是他可以退让一步,让出南荷兰。

这是在场的所有人都没能想到的,因为要说荷兰最富庶的地方,还是南荷兰而不是北荷兰,单单鹿特丹与海牙,荷兰三大港口的两座都在南荷兰——这点就足以让囊中羞涩的查理二世迟疑不决了。

于是,英格兰拥有南荷兰,乌得勒支与泽兰,正好占据了荷兰的下半部分,法兰西占据了北荷兰,格罗宁根与弗里斯兰,至于上艾瑟尔,被科隆与明斯特的大主教分别领取,仅余海尔德兰,则经过了一场微妙的争夺——利奥波德一世的使臣当然不愿意无功而返,而且能够插入法属荷兰之中的话(海尔德兰正处在格罗宁根与佛兰德尔地区之间),法兰西即便占据了荷兰的两个半个省,依然要时刻防备身后的刀子,而就如之前描述过的,查理二世也乐见路易十四失去对荷兰的控制,英国使臣在其中推波助澜,最后海尔德兰也可以说是被迫割让给了哈布斯堡——但不是奥地利的利奥波德一世,而是西班牙的卡洛斯二世,当然,理由是西班牙用佛兰德尔地区交换了这个省。

这样卡洛斯二世的脸面也算是保住了……

而后,作为补偿,路易十四毫不犹豫地拿走了荷兰在亚美里加的其他地区——哈德逊河流域,虽然一开始路易准备好好反刍佛兰德尔与荷兰,虽然新大陆和殖民地看上去都极有吸引力,但他也知道毫无秩序的扩张只会沦为第二个罗马——古罗马帝国就是因为持续不断地扩张,却没能巩固自己的基础,才会导致在中后期,整个帝国都处于一种松散的联盟状态,每个区的总督都像是一个国王,哦,不,他们之后确实成了国王。

但既然法兰西已经得到了亚美里加,荷兰其他的殖民地就都成为了狼群争夺的猎物——英国得到了巴达维亚,苏门答腊,马六甲和锡兰(马六甲几乎可以说是英国商队的最大阴影——荷兰人掌握马六甲的时候,每个英国商队都要缴付沉重的税金);西班牙得到了香料群岛(葡萄牙使臣抗议了但没用),不过他们乘机夺回了好望角;奥地利企图留下安德列斯群岛,但最后安德列斯群岛还是被瑞典得到了——安德列斯群岛正是连接亚美里加上下两部分的岛屿,法兰西既然已经决定接受新约克,那么卡尔十一世就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安德列斯群岛,这里就要庆幸卡尔十一世为了见见自己将来的新娘而特意赶到凡尔赛了,奥地利的使臣只是一个伯爵,在同时面对瑞典国王与法国国王的时候,几乎没有还手之力。

但奥地利的使臣也并非空手而回,他们得到了印尼与马来群岛。

……

暂且不说威廉三世是怎么满怀仇恨地回到房间——这时候他已经是奥兰治亲王了,虽然留给他的只有一个乌得勒支,他曾经想过刺杀罪魁祸首,也就是法兰西的国王路易十四,但每次觐见这位国王身边都有教士和侍卫,他也没有那个价值让路易十四另眼相待——其他国家的使臣都可以说是精疲力竭地回到了自己的房间,要么大吃大喝,要么倒头就睡,还有一些则在继续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