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四章 圣但尼(6)(第2/3页)

那么瑞典国王卡尔十一世呢?之前的情报说了,瑞典国内的民众对这位国王没有太大恶感,或者说,他们也很清楚,现在管理这个国家的并不是国王,但这个出生在1655年的国王,今年也已经十一岁了,那么他是如同年少时的路易那样清晰地认识到,自己暂时还没有那个资格与经验去掌握一个国家呢?还是心怀怨恨和不满呢,又或是根本不懂得自己的处境?

要说那位海德维希·伊丽欧诺拉,也许是因为出身那样的一个家族,所以抱持着野心丝毫不比一个男人小,虽然她一直声称自己并不想要干预政务,但国王与大臣的对话几乎都要她来转达,而在国王的教育上,他甚至只会说德语,而且完全不得懂得如何处理政务与外交事务——这点她可比不上安妮王太后,安妮王太后是真的很少干涉政务,她将自己视作一枚重要的砝码,一座坚固的盾牌,为自己年幼的孩子和法兰西遮风避雨,她虽然也忧虑过路易不像是个孩子——他不爱玩耍,只爱读书,但也没有剥夺过路易坐在书房里的权利——而那位王太后,甚至没有为自己的儿子寻找过合适的老师。

别说摄政大臣会承担起这个责任,他们工作繁重,有时候甚至想不起宫廷里的国王。

“菲利普的密探有新的情报回到这里来吗?”

“今天才有一件信函送到这里。”邦唐说,国王回到书桌前坐下,在明亮的烛光下,他展开了那张写满了细密小字的文书,这位密探原先是个威尼斯人,他从国王这里得到了不少新鲜的货色,像是染料,玻璃,镜子和糖,玉米,土豆等等,这让他成功地成为了瑞典宫廷的御用商人之一,主要是因为瑞典的冬天漫长而又寒冷,因此无论是富含淀粉并且能够长期存放的土豆,还是玉米酿成的烈酒,做成的饴糖,在那里都很受欢迎——他还没有那个资格伴随在卡尔十一世左右,但要探问一些国王的爱好还是不难的——也不会引起太多人的怀疑,毕竟作为一个商人,探知上位者的喜好并且由此趋势逢迎实在是太正常了。

就他的回报,像是所有的孩子那样,卡尔十一世非常喜欢甜蜜的玉米饴糖,超过对酒的热衷,他确实身体强壮,虽然只有十一岁,但已经能够狩猎雄鹿,他身边时常有一些年轻人,他们在街道上跑来跑去的时候,人们向他们脱帽欢呼,而国王用响亮的喊声回报他们,有人说,这位尚未亲政的国王,所受到的拥戴可能要比曾经的克里斯蒂娜女王更多。

他待人和气,有着一股战士般的粗鲁和率直,几乎没有见过他殴打平民和仆从,他对下人的赏赐也相当慷慨,在酒馆和旅店里花销的时候也不会太过斤斤计较,除了有时候还是会算不清楚数目,还有,他虽然也会去欣赏戏剧,但宗教剧目之外的戏剧他就很难懂得其中的典故与用词,看来在书本教育方面,实在是太过欠缺了,因此他十分仰仗身边的侍从,经常需要他们为他计算和解说。

另外,因为他只有十一岁,另外一方面的事情很难探查……在羊皮纸的背面,密探用素描的手法留下了这位国王的最新画像。

路易又让邦唐为他找出之前他们搜罗到的卡尔十一世的画像,画像可能要比素描的时候年龄更小些,但也做男子打扮,而不是穿着裙子,画像上的人物自然经过美化,但与素描对比起来看,也不是偏差得太多,而且路易在乎的也不是这个,他注意看的是卡尔十一世的面容,有很多遗传或是非遗传疾病可以在面容上被呈现出来,就算画师有意遮掩,密探的素描可是会说真话的——从这里看,卡尔十一世是个容貌端正的好孩子,手脚的比例很协调,身躯没有出现鸡胸或是驼背的预兆,能够骑马,狩猎,表示他的呼吸和协调性没有问题,“伊丽莎白。”路易说,他的女儿比卡尔十一世小整整七岁,现在不过四五岁,但国家与国家之前的婚约从来就不是看年龄的,而且对男女来说,男性大过女性,也不是什么问题。

“只是我依然希望伊丽莎白能够得到幸福。”路易在给安妮王太后的信中这样说道,是的,他已经决定要将自己的女儿伊丽莎白嫁给卡尔十一世,缔结这门婚约,对破坏神圣罗马帝国与罗马教会的反法同盟将会是一个巨大的打击,而且成功性很大,毕竟瑞典王太后与国王若有顾虑,就是对法兰西这座庞然大物的畏惧,但若是这座庞然大物能够与他们成为姻亲呢,别忘了,瑞典王太后的母族正是从丹麦的奥尔登堡分裂出来的一支,她担忧的只是法国侵占丹麦,继而针对瑞典,但如果法国愿意支持荷尔斯泰因的奥尔登堡,来取得丹麦的统治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