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犯流氓罪的原配(第4/6页)

等到八月中旬,沈家人都快把这件事放下的时候,骑着自行车,载着绿色帆布邮包的邮递员进了村子里,询问:“沈容家在哪儿啊?”

他以前送信,都是送给沈父,这是第一次给沈容送信,自然不知道这号人物是谁。

在路边玩耍的大孩子把邮递员带到了沈家。

正好沈父扛着锄头从田里回来,瞧见邮递员,马上给他打招呼:“老荀,我的信?”肯定是老三着急闺女的高考成绩,写信回来问了。

谁料邮递员却摇了摇头:“不是,是沈容的信,这是你家闺女?”

沈父激动地把锄头都丢了,兴奋地跑过去:“对,我闺女的信,哪儿来的?”

“C城。”邮递员笑道,跳下了自行车,将车子停稳,从邮包里找沈容的那封信。

听到C城两个字,沈父激动的心情稍微平复了下来。柯兴言那个混账东西就是C城人,希望这信不是那狗东西寄来的。

带着这种忐忑的心情,沈父站在邮递员旁边,焦急地等着,时间都仿佛无限拉长了,几十秒却仿佛过了一个世纪那么久。

终于,邮递员找到了信,看了一眼信上的寄信方,回头将信递给了沈父,高兴地说:“恭喜啊,沈支书,你们家出了个大学生!”

邮递员还有很多信件要送,道了一声喜就走了。

留下沈父一个人站在家门口,呆呆地捧着那封信,笑成了一个傻子,真好,他的女儿考上大学了,上了大学,国家就会分配工作,以后他闺女就是吃国家粮的城里人了,他们老沈家真是祖上冒青烟了!

晚一些回来的沈母走到家门口就看见自己的丈夫捧着一封信,笑得像个傻子一样。她走了过去,问他:“老三的信来了,都说了什么?你拆啊,愣着干什么?你不拆,我来拆!”

沈母识的字好少,只有几十个,可以说,信封上的字,她就认不了几个,因而也没注意到,这封信不是儿子寄回来的。

见她抢过信就要拆开,沈父急了,赶紧伸手拦住了老伴:“别拆,这不是老三的信,这是学校寄回来给阿容的,肯定是录取通知书,咱们别开,让阿容拆开。”

沈母一听,激动得眼泪都滚了出来,死死抓住沈父的手,不敢置信地问道:“真的?咱们家阿容真考中了?”

沈父指着寄信人那一栏:“看到没,寄信人是C城大学,咱们家阿容就没去过C城大学,除了录取通知书,他们还能给咱们寄什么来?”

这倒是,沈母抹了抹激动的泪水,拿着信高兴地说:“我去告诉阿容这个好消息!”

她拿着信,兴奋地跑进了院子里,刚一踏进门就乐呵呵地大声喊道:“阿容,C城大学给你寄信来了,你快出来啊!”

沈母的嗓门很大,左邻右舍都听到了。

这年月,乡下谁家出了个大学生不是一件极其轰动的事?没过多久,就有好奇的邻居来问还站在门口傻乐的沈父:“支书,你们家阿容真考上了啊?”

“这还能有假啊,C城大学都给我们家阿容寄通知书来了。”沈父乐呵呵地说道,声音亢奋又洪亮,恨不得所有人都知道一样。

旁边有个念过初中的年轻人羡慕地问:“那阿容考上什么专业了?”

这可问住了沈父,他一拍脑门:“我都忘了问,我这就去问问。”

他兴奋地跑进院子,问杵在院子里的沈容母女:“阿容考上了什么专业啊?”

沈母不懂这个,看向沈容。

沈容抽出了录取通知书,这时候的录取通知书就是一张红色的纸,非常简单,她大致扫了一眼内容,回答沈父:“英语专业。”

英语是这两年才渐渐进入高考的一个科目,是个新鲜的东西,除了高中生,乡下人几乎都没听说过这东西,沈父自然不懂:“这是什么?”

沈容把录取通知书放回了信封里,笑着说:“这就跟语文一样,是一门外国人说的语言。”

听起来好像很深奥,沈父其实还是不大懂,他今天是第一次听说这个名词,但不妨碍他高兴,甭管什么专业,反正他闺女考上了。他对沈母说:“上回老三不是寄了一包糖回来吗?都拿出来分给大伙,喜庆喜庆!”

这种大喜事,沈母自是没有不应的道理。她去把糖拿了出来,觉得糖有点少,可能不够分,又去拿了一些干花生出来,分给左邻右舍,让大家都跟着沾沾喜气。

于是没多久,沈容考上大学的事就传遍了村子里。大家都说沈支书两口子有福气,大的两个儿子踏实勤快身体又壮,一把的力气,干农活是好手,小儿子进了部队六年了,听说还提了干,小女儿就更有出息了,竟然考上了大学。她一个小学毕业的姑娘,在家自学几个月,又去学校呆了两个月,竟然就考上了。多少寒窗苦读了十几年的大小伙子都落榜了,她竟然考上了,这姑娘可真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