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第2/4页)

有人好奇的朝工作人员问了一句:“这边今后大概会容纳多少人?”

这也没什么不能说的,在外面怕引起动乱,所以不太能告知多少避难城的事情,但已经来了的人就不需要遮掩了,所以工作人员直接道:“只能说尽量转移了,但一个地下城至少能容纳上亿人。”

居住了好些年只有百万人口的居住区,突然听到亿这个计量单位,莫名有种不真实感,尤其是要在一个地下城容纳上亿人,简直不敢想这个地下城究竟有多大,他们之前甚至还没有一个省市是突破了一亿人口的,现在要在地下容纳这么多。

那人还在继续道:“现在还在扩建中,人手是足够的,但建造材料却不足,唯一值得安慰的是,目前囤积的能源充足,即便再建造多几个这么大规模的地下城,我们国家所囤积的能源也能消耗个近百年不愁,不过这囤积的数量还在不断的增长,现在外面还拥有军事防御的国家已经没几个了,自然是拳头大的说话,以后我们国人生存发展的好坏,就要靠你们了。”

一行人上了地铁,在下面等地铁的还有其他人,应该都是比他们早几批到达的,所以见到他们这明显是从外面来的也没什么惊奇,也许是隔段时间就会来一批人,他们早就习惯了。

工作人员带他们去的是这边最大的房管局,在这里,整个地下城的房屋居住是有一个完整系统的,上面会根据你的需求,例如工作地,房屋大小,周边环境设施等系统择出一个合适的区域,然后将这个区域的空房点出供人选择。

秦淮的工作那是早就定好的,徐茗还在犹豫是去考一个医师资格证还是应征农场兽医,反正初来乍到他存款也不少,还能舒服的过一段时间,暂时不急,就先紧挨着秦淮他们选择的区域选了个房子。

喻子柏和简初的专业其实最好是能考核进银行工作,现在也没其他的什么私人理财,吃国家饭是最好的,现在这个地下城这么完善,银行这些肯定有,所以他们也打算先安顿下来暂时看看,大不了到时候选定了工作如果交通不方便,再换居住的地方。

宋嘉还是想要尝试自由职业,他现在网络视频剪辑在康云的时候也做的小有规模了,所有的视频资料他都保存了,决定等以后看看这边的网络情况,吴峥虽然还没找到他擅长事业的工作地在哪里,但来到陌生的地方,还是选择跟认识的人在一起比较有安全感。

几人商量完毕,定了一个距离秦淮上班地方比较近,交通方面正好是好几个地铁线枢纽的区域,这里可能因为比较四通八达的,所以地段很抢手,能选择的房屋并不多。

这边房子的楼层不高,毕竟整个地下城的高度可能只有几十米,条件一般的是小四楼公寓,一间屋子可能就三四十平,一栋公寓大概二三十户住户,那种公寓区一眼看去全都是这种整整齐齐的公寓楼,楼层虽然不高,但每一栋之间都有绿化环绕,条件看起来还很不错,可惜面积太小了。

价格高一点的是独栋小院,自带一个小花园,房屋就上下两层,占地面积一百五到两百左右,面积也不大,但因为是上下两层,所以实地居住面积比较大,房屋都是简装过的,也不是什么钢筋混泥土,好像是什么新型板材,反正这在地下,风不吹雨不淋的,连钢筋结构都用不上。

这居住环境好价格自然就贵,月租近百,可比之前在康云要贵多了,但有一点是,房屋如果登记在有工作的人名下,那工种不同,能得的补贴也不同,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工作,房租就很贵,有工作,房租就有国家分摊一部分,自己付的那一部分就比较便宜了。

秦淮肯定选择小独栋,这下面的建房因为建造材料的原因,不算太隔音,如果住公寓楼,那就太不方便了,说话也好,吃饭也好,基本没什么隐私了。

徐茗盘算了一下自己的家底,而且他也不担心自己以后没工作,干脆选了秦淮他们隔壁的一栋,屋子住大一点,多少能缓解一些这种在地下的封闭焦虑,不至于太压抑。

简初和宋嘉他们相互商量了好一会儿,又问了一下秦淮,前几年积攒的那些东西能不能顺利拿到手,得到了肯定的答案后,便很豪气的将秦淮和徐茗他们前面两栋屋子给选了,就像徐茗说的,本来这地下就很憋闷,要是再住个小房子,实在是不太舒服,如果能负担,肯定往大了选。

而且独栋上下小两层,四周被绿色植物一围挡,开窗见绿,多舒服。

选定了屋子,租金是押一付三,绑定了身份信息后,每个月直接账上交付,水电费以及房屋管理费每个月也能直接网上交,还是挺方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