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年轻的肖邦先生(第2/4页)

“是啊,我家孩子也就是时不时去隔壁听一听而已,你看我家连琴都没有,怎么去做您家的陪练嘛。”那女人赔笑,“他不行的,没那个水平。”

“不要水平。”这次叶唐抢在安乔之前开了口。

“不要水平的,我今天听过了,他不是不会。”叶唐揪着自己的手指,撒了个谎,“我也是刚刚才学,这才叫我妈妈给我找陪练的。”

像是怕再被拒绝,叶唐干脆自己往傅临风那边靠,仰头看他:“行不行啊?”

“至于报酬,我们可以给到比一般陪练多一倍的价格,只要小傅愿意。”安乔补了一句。

那女人当着面就数起数来,然后笑着对傅临风说:“那每周抽几次去?只要次数多一点,两个月你就可以自己买琴了。”

而被她点到名的人依旧一言不发。

“那让他自己决定吧。”女人像是觉得无趣,又自己坐回沙发上,“谢谢你们的邀请啦。”

“你妈妈都说了随便你了!”叶唐像是找到了突破口,“你时间不够也没关系,一周只来一次也行,怎么样?”

“你巴赫弹得很好,比我好。”叶唐眼睛亮晶晶地夸他,“真的。不会也没关系,我还有钢琴老师呢,他教我,我就偷偷教你。”

安乔其实有些想叫叶唐回去,但想要开口的时候,又没出声。

最终,在叶唐找了不知道第几个条件后,站在墙边的少年才终于开了口:“好。”

-

虽然最后答应了下来,不过傅临风第一次上门的时候,还是很坚决地没有要安乔的报酬。

那天给了联系方式后两人没有多留,直到一周以后,傅临风主动打电话来,说以后可以开始做陪练。

傅临风第一次上门的时候有肉眼可见的拘谨,不再穿着初中校服,而是换了一套很新的衣服,几乎是有些僵硬地踏进了门。

相比之下叶唐就十分兴奋了,先带他吃了安乔准备好的茶点,等对方稍微放松些许后,才带他到钢琴面前。

他现在还记得,傅临风第一次按上琴键的模样。

不是单纯的喜悦或者惊讶,而是一种掺了复杂情绪波动的表情。

叶唐一般一周上两次课,剩下的五天里,傅临风差不多会有三天过来。

一开始傅临风总是很沉默,能不说话就尽量不说话,但也许是相处得久了,他才终于稍微活跃了一点,按照叶唐爸爸的话说,“那孩子好像终于有了点人气”。

他对其他的事还是很冷淡,但每次上门,都异常认真。

而跟叶唐想的一样,他确实没有受过任何的系统教育。

刚来的时候他的手指非常僵硬,手型也有些问题,连基本的指法练习都弹的不太流畅,甚至一些基本记号也说不上来。所以他并不能弹太快或者太复杂的谱子,但很神奇的是,他居然能在不理解那些记号的情况下,能勉强弹出原本曲目想要的内容。

有时候叶唐在学校琴房待得久了,司机就会去把傅临风接过来,傅临风在等他的时候,也会在琴房那边试着练习一下。

时间久了叶唐缠着他说的话题就多了起来,叶唐教他认谱、给他打节奏、带他听古典乐的唱片、给他说自己刚学琴的事。

巴赫已经被他吐槽了好几遍,不过没过多久,当傅临风完整流畅地把之前他吐槽过的那几首复调全部弹了一遍后,叶唐张着嘴,说:“我突然觉得之前的三部也没那么不好理解了。”

他没想到自己就教了陪练一年半,后面的日子傅临风还真的起到了陪练的内容。

他给傅临风抱怨:“我觉得,李斯特把曲子写这么难,一定是为了报复车尔尼。”

后来傅临风就去练了他的帕格尼尼练习曲。

叶唐张着嘴看他演奏完,改了口:“没事了,感谢车尔尼!”

连安乔都觉得不可思议,毕竟一开始她的初衷只是想找一个孩子喜欢的同伴,第一眼看着傅临风觉得不错,也没在意过他的水平。

结果对方后来真成了陪练。

她清清楚楚看过好几次,比如唐唐在因为练习新曲目瓶颈时,对方虽然说不出什么系统或者专业的术语,却能用自己的方法给叶唐指点迷津,或者是情感的演绎,或者是更深一层的理解。

艺术是共通的,尽管她没有好好学过音乐,可本人也是艺术工作者的安乔敏锐地察觉,她儿子捡回来的这个陪练,似乎真的不太一样。

她知道自己的儿子生来就有音乐天赋,更欣慰他不浮躁的练习。

但即使她算半个外行,在这一两年里都能看得出来,那个沉默寡言的孩子,天赋比一般“有天赋”的人还要高得多。

就好像,他对一些音乐和曲谱的理解是与生俱来的。

她看过两人一起练习的模样,总觉得应该做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