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7 章 发乎情止乎礼(第2/3页)

大夫也给周允乐详细地诊过脉,确认他只是得了种罕见的癣症。

病发时常会有发热呕吐等症,严重的便会惊厥呼吸困难,且浑身都会发满红疹子,看上去确实与天花很像。

癣症虽不会感染别人,但很有可能会因为呼吸困难而窒息而亡,还好有沈菱歌给他喂药,关键时刻又将他给扎醒,不然再晚两日,恐怕真有性命之忧。

周允乐吃了药渐渐地恢复了意识,遭了这么一番罪,让他整个人瘦了一大圈,而且好的是,他再也没之前那么暴躁了。

唯一不好的是,他变得格外的黏人,一离了沈菱歌和周雁荣,就会变得紧张胆怯。

有次他喝了药睡着了,沈菱歌和周雁荣怕影响他睡觉,在偏殿说话。

没想到他醒来后看不见她们两,竟是连鞋袜都来不及穿,就赤着脚跑了出来,四处在寻她们两,等找着时眼眶里竟是还有泪。

“怎么越活越小了,往日可不见你哭,我这才走开一会你就哭了?”

就算被周雁荣打趣笑话,他也依旧是抱着她的腰不肯松开,“姑姑,阿乐想吃荷花酥。”

“大夫说了你还没彻底痊愈,不能吃这么油腻的东西。”

在照顾生病的小孩上,这两人也担当了不同的角色,周雁荣是严肃的姑姑,沈菱歌则是好脾气的温柔大姐姐。

他若是在周雁荣这讨不着好,就会朝沈菱歌扮可怜样,偏偏她每次都会吃他这套。

“那阿乐今日要是能多吃绿菜和米饭,或许可以吃半个荷花酥。”

“沈姐姐最好了。”

“这是说姑姑不好的意思了?那不许吃了。”

“姑姑最最最好!”

“晚了,我已经生气了,你快把鞋子穿上,若是能把昨日那篇文章背下来,或许我还能考虑考虑。”

“阿乐这就去背。”

诸如此类的对话还有很多,总之只要有周雁荣在,就一定能有欢声笑语。

看着这对姑侄,沈菱歌每每也会被逗得发笑,可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她又会辗转发侧,时常是看着窗外的月色难以入眠。

也不知道周誉到底如何了……

周誉出宫之后,也没急着出城,反而隐匿踪迹回到了齐王府,召来了赵琮,询问他对此局的看法。

见到周誉,赵琮并未意外,且见面先说了两句话,一是最危险的地方便是最安全的地方,二则是惠王必反。

若说一开始余家请惠王进京,还有可能是冠冕堂皇的理由,但在惠王点齐兵马出发时,就已经没有回头路了。

只要惠王反了,余家就等于被逼上了贼船,谋反的罪名一扣,不想帮也得帮。到时魏长峰手握五大营的兵马,与惠王里应外合,那就一切都完了。

“直隶调兵也不够,我们可以用的只有这五千人。”

“朝中党羽派系虽多,但总得来讲不过两派,还是有不少人是忠于陛下的,而这些人更愿意听王爷的,王爷不如多加利用这部分人。”

“先生仔细说说。”

周誉既然接受了赵琮的投诚,也见过了他的能力,便会以礼相待,不再把他当个普通的读书人。

“余家和惠王虽然合作,但都在互相算计,可以想办法离间他们。对内,我们只要将惠王要进京的消息散布出去,令他们内斗,对外则是行军打仗上的事了,学生不如王爷懂得多,想必王爷已经有了主意,学生便不班门弄斧了。”

周誉对他的主意很满意,赞同地点了点头,“那你觉得,何人是可以利用的,何人又是需要离间的。”

“蔡太傅是先帝的老师,一向受人尊敬,在朝中地位较高,又是忠君爱国的贤臣,他定会反对惠王进京。至于离间,魏长峰此人性情乖戾多疑,便是老丈人都不一定会尽信,可从他身上下手,令他和惠王相互猜忌防备。”

“那若是他们都挑拨不了呢。”周誉好整以暇地看着他,想从他的脸上看出答案。

赵琮却显得很是淡然笃定,“那便是王爷最擅长的了。”他顿了顿换了副冷厉的神色,缓慢地吐出两个字:“诛之。”

“好,就按先生说的办。”

-

沈菱歌便是不想关注外头的事,周雁荣也会每日主动与她分享。

比如周允乐连日不上朝,折子已经堆成山了,御书房外日日有大臣在等着。

谣言更是一个赛过一个的离谱,有说陛下危在旦夕的,有说陛下已经得了天花性命不保的。更有说齐王失踪多日或许正在密谋造反,总之人心惶惶,说什么的都有。

这时余首辅提议,要请惠王回京主持大局,而以蔡太傅为首的保皇派则是坚决反对。

两边时常是僵持不下,甚至闹到在御书房外动手的地步。

但就算蔡太傅等人不同意,惠王的人马也在不停地朝京城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