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第2/4页)

“我们为啥没钱,还不是大队当初没把我们分到各生产队去。”郑红兵觉得知青没钱,不是他们自己的原因。

夏菊花笑了:“大队一开始的时候,没把你们分到各生产队吗,是你们嫌各生产队安排的活多、活重,自己闹着要单独成立突击队。李大队长考虑到你们的热情,答应了你们的要求,也单独给你们划出了地方,可你们自己这几年是咋生产的,用我说吗?”

这些知青刚来平安庄大队的时候,李长顺按着上级要求,把他们分散到了各生产队,还让每个生产队专门挑出种地的老把式带他们种地。

可知青们干了不到一年,就嚷嚷着人家不认真教他们,又总是让他们干最苦最累的活儿,是各生产队迫害知青,聚到一起罢工不下地,天天堵着大队部要求自己成立突击队。

一天两天李长顺还给他们讲道理,时间一长李长顺的脾气也上来了。行,让你们成立突击队,给你们自己划出地来折腾去,可按着划出来的亩数,该交的公粮一粒米也别想少交。

自认为取得胜利的知青们,煞有介事的跟李长顺签了保证书,一个个按手印按得那叫一个重,气的李长顺再也不肯多看知青们一眼。

等到第二年开始春耕的时候,知青们才知道自己的天真,需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头一年他们只顾着挑老把式的毛病,根本没好好学种地,哪知道啥时候种啥,或者种深种浅?

那一年的突击队的收成可想而知。去了该交的公粮,他们剩下的粮食连夏收都顶不到,还得拿出交公粮换来的钱买粮食吃。可他们过年都回过家,有人向家里显摆自己一年分红充大方的,也有孝顺的想着爹娘不容易、把钱给家里留下的。钱都花出去、给出去了,能买回多少粮来还用问吗?

于是知青们又堵到大队部,想重新分配到各生产队去,李长顺可不惯着他们的毛病——在农村人看来,地就那么多,自己生产队的人没办法,总得养活,城里来的知青却分明是来抢他们的口粮的。

头一年分他们粮食、按工分分红他们还不愿意,那就自己一直硬气干他们的突击队吧。

闹,说平安庄大队迫害知青?那张按了十几个手印的保证书,让李长顺不管面对哪一级知青办,都立于不败之地——不是他迫害知青,而是他一直按着知青的意愿照顾他们呢。

之后几年里,知青们有来有招工走的,可李长顺愣是凭着那张保证书,把知青们排除在了平安庄大队之外。所以平安庄大队的知青跟别的大队知青不一样,存在感是非常低的。

知青里不是没有明白人,他们试图通过自己的劳动,引导别的知青一起融入平安庄大队,无一例外全都失败了,那些明白人就不再出头,干好自己的活后发展一点自己个人爱好,或是抱着书看,不再掺和知青与平安庄大队的拉锯战,暗暗寻找一切能让自己早点离开的机会。

所以别看邓春林一直是知青组长,可走的人里没有他,李长顺更是宁可大队小学没老师办不下去,也不让他当那个民办老师。

对于李长顺把知青排除在平安庄大队之外,夏菊花心里是赞同的,因为她知道对于平安庄大队来说,这些知青就跟北方飞来过冬的候鸟一样,春风一吹来,他们马上会拍拍肩膀飞远,不会回头看一眼曾经栖身的土地。

也因为一直把知青排除在平安庄之外,所以不管是种植新技术还是拖拉机的便利,知青们都没有享受到,划给他们的那块地的产量,远远没法跟别的生产队相比。

至于漏粉之类暗地里进行的副业,知青们更是连风声都听不到。粮食产量上不去,副业一点儿没有,知青们手里能有钱才怪呢。

现在觉得手里没钱,又把平安庄怪上了,开玩笑呢吧?夏菊花自然毫不客气的把郑红兵给怼了回去:对于不会回望的候鸟,客气了还以为别人怕了他。

郑红兵看了领头的邓春林一眼,见他一点说话的意思都没有,心里暗恨,嘴上还挺强硬:“那是给我们划的地不好,咋种都庄稼都长不好,我们有啥办法?”

夏菊花看着她笑了:“小郑呀,你说的自己相信就行。当初划地的时候你还没到平安庄,小邓在吧?那小邓你给小郑说说,那地是不是全平安庄在队最好的地?”

邓春林没法否认夏菊花的话,只能继续装死。夏菊花脸上自此一直挂着笑,说出来的话也越来越温和:“我知道你们这些城里人,一直觉得到平安庄这种穷地方委屈,我也心疼你们年纪小小就离开家里人。”

“这样吧,你们想回家过年,可以。不过要自己商量好,知青点不能空,得一直有人值班,要不房子冻塌了,大队没钱给你们修新的,你们就得自己集资修知青点——那毕竟是集体财产不是。你们不想在自己档案里,增加一条破坏集体财产的记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