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第5/7页)

记者笑着递给夏菊花几张报纸:“我是来给你送报纸的。你们平安庄大队的事迹太感人了,我们用了整版的篇幅刊登出来了。”

说完想起夏菊花可能不知道整版是个啥概念,接着给她解释:“一般不是重要的事儿,只用这么一小块地方登个消息就行。不过平安庄大队积极大灾之年,主动组织社员大修水利,社员们又这么吃苦耐劳,我们觉得这种精神应该让更多的人学习。”说着,把报纸打开,把报道平安庄修渠会战的那版指给夏菊花看。

标题很醒目也很直白:自力更生,平安庄大队修渠会战纪实。

上头除了大块大块的文字,还配了几张劳动场景的照片,不光有大家挖土的镜头,还有拖拉机卸车的画面,以及那个被高高举起的红薯,最底下是夏菊花自己皱眉头思索的样子。

“你看,咋还有我呢。”夏菊花如一般农村妇女见到自己登了报的反应一样,满脸局促的指着自己皱眉的照片说:“当时你提醒我笑一下就好了。”

记者笑了:“这样更能体现你面对困难时的真实情况。”

“困难是不少。”夏菊花感叹一句,并没有仔细看报道是咋写的,小心把报纸叠起来,问记者:“这是给我们大队的吧?”

年纪并不比刘志全大多少的记者,露出一个称得上和蔼宽容的笑:“这一份是送给你个人的,另外几份内容和这张一样,大队可以贴到宣传栏上,希望能给社员们鼓鼓劲,也算我们报社为平安庄大队出了一份力。”

真想给大家鼓劲,还不如送点粮食实在呢。夏菊花心里想着,嘴上却不住的感谢记者辛苦,感谢他们把平安庄做的平平常常的工作,报道出去。

“夏大队长,你太谦虚了。在全县农民都在想着咋多找口吃的,或是咋歇着省力气的时候,平安庄大队能主动进行修渠会战,已经十分了不起了。”记者十分遗憾夏菊花没仔细看看报道内容,不由提醒一句:“你们大队可以组织大家学习一下报道,让社员们知道他们的劳动,集体是看在眼里的。”

他们修渠是为了多打粮食,又不是修给别人看的。夏菊花笑眯眯的看了记者一眼说:“行,等晚上我就让各生产队组织学习。”

虽然察觉到夏菊花对报道不是那么重视,不过记者想起老记者说过,夏菊花是一个实干派,也没多说什么,笑呵呵的请夏菊花在渠通了之后,一定通知他们再进行一次实地采访,就要回县里。

夏菊花说啥也不让人走:“上回你们来了都没吃饭,说是着急回去写啥稿子。这回报纸都出来了,也不用再写稿子了,说啥也得吃了饭再走。”

记者好脾气的向夏菊花解释,他们报纸并不是只报道平安庄一件事儿就完了,每天都需要采写大量的新闻稿件,所以他真的还有工作,不能在平安庄大队多呆。

夏菊花表现的十分留恋,请记者一定要多来平安庄,下回再来的时候最好他们三个还一起来,让记者大受感动,回到报社还向老记者感叹:“农民兄弟真是太实在了。”

很实在的夏菊花,把记者留下的报纸每个生产队发了一份,自己的那份直接塞进了裤兜里,自始至终也没仔细看看报道究竟是咋写的。

她没细看,可做为平德县唯一的报纸,里头的内容还是有人细看的,比如县主任,再比如齐小叔和张主任。

“齐副主任,你到我办公室来一下。”齐小叔正在看着报道的时候,县主任的电话就打过来了。

齐小叔进了县主任的办公室,发现他也正在看关于平安庄大队修渠会战的报道,就说:“那个夏菊花还挺出人意料的,主任你的眼光真不错,让她当平安庄大队长是选对人了。”

对于这样小小的奉承,县主任很愉快的笑纳了:“一开始我只觉得这个妇女同志很有想法,应该能担起更重的担子。没想到她不光担起来了,还发挥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我觉得这样的好同志,应该大力宣传。”

齐小叔摇着头说:“我觉得夏菊花同志,是一个肯干实干的同志,她现在最想要的应该不是宣传。”

虽然齐小叔跟自己唱了反调,不过县主任并没觉得逆耳,甚至知道齐小叔想说的是什么:“是呀,修渠是重体力活。平安庄大队今年没有分到救济粮,大家还能努力修渠。不容易,夏菊花同志能把大家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更不容易。”

齐小叔趁机说:“主任,我认为平安庄大队虽然现在还有一定的凝聚力,是因为他们今年的粮食虽然减产,不守公粮也少交了一半,家家暂时还能吃上饭。可随着修渠的时间一长,大家的粮食消耗加快,恐怕……”

“平安庄大队的水渠,一定要修通。”县主任看了齐小叔一眼,还拍了一下自己的桌子表示决心:“平安庄大队主动修渠,不止是他们一个大队的事儿,也是平德县人民群众没有被灾害吓倒,积极进行生产自救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