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第2/3页)

姚品娴只能说:“娘,女儿不傻,从前的二十年,不过都是在忍让罢了。只是如今忽然想开了,不想忍也不想让了。”

想著书中一笔带过的母亲的结局,姚品娴便叮嘱母亲道:“您是父亲明媒正娶,是姚家八抬大轿迎回来的正房夫人,又是当朝正三品大员的妻,且您还有一个当王妃的女儿呢……以后在家里,您也万万记得,莫要忍气吞声,由着二房三房的欺负。”

想著书中说的“裴氏在女儿仙逝后不久便大病一场,没多久也跟着去了”,姚品娴心中万分挂念母亲。她现在不但要改自己的命,她也要改母亲的命。

姚品娴在心中默问系统:[小五,我娘也可以靠完成任务来改自己的命吗?]

小五的声音立即响起:[幸运儿名额有限,主人是万里挑一的存在。]言外之意是,不可以。

姚品娴心中难掩失落。

但很快小五又道:[虽主人的母亲没有这样的好运,但主人可以帮主人的母亲改命。]

姚品娴:[也是靠完成任务?]

小五:[是的,主人。]

姚品娴总算是松了口气。

小五沉默了有一会儿,就在姚品娴以为他不会再继续说话时,他再次冷不丁开口,提醒:[其实只要主人健健康康的好好活着,主人的母亲便不会有事。主人母亲的命,是依附于主人的。]这算是给她泄露天机了。

不过小五的这句话,无疑更是让姚品娴吃了颗定心丸。

她在心里由衷感激:[谢谢你,小五。]

小五继续用他那冷漠不带丝毫感情的语气说着拍马屁的话:[能为主人服务,是我的荣幸。]

姚品娴:[……]

虽然小五说,只要她好好的,她母亲就能好好的,但姚品娴除了要母亲能享常人之寿数外,也希望她平时在姚家的日子可以好过一些。

她在姚家的时候还好,但若是她不在姚家时,凭她这些年来对姚家上下一众老小的了解,他们必然会给母亲气受。

倒不至于打她、骂她,明着去磋磨,但凭老太太的手段,想让母亲受些委屈,还是绰绰有余的。

何况,她今日那样和老太太针锋相对,老太太心中咽不下这口气,必然要从母亲身上寻回去。

她需要想一个法子帮母亲。

一整日姚品娴都呆在母亲院子里陪着母亲,母女二人坐一起聊天说话,轻松又愉快。等到傍晚时分,夕阳西沉,天渐渐晚了后,姚品娴也该回去了。

裴氏觉得时间过得太快了些,心中很是不舍。但顾念到女儿,怕她担心自己,也就并未把那份不舍表现出来。

裴氏只是说:“既是嫁出去的人了,往后在夫家和王爷好好过日子。从前王爷戍守在外,你常回家来也就罢了。如今他既回了京城,你们该好好过日子才是,别再三天两头的往娘家跑了。”

姚品娴能不知道自己母亲心中是怎么想的吗?说不想她常来是假的,不过就是担心她常往娘家跑王爷会不高兴罢了。

所以,姚品娴笑着安抚:“娘就放心吧,王爷待我极好。若非如此,他怎能如此之快就登姚家的门造访呢?”

裴氏知道姚家攀上魏王府是高攀了,那姑爷瞧着又威严冷肃,她是真怕女儿会受苦。

“对你好就好,对你好就好……”

“娘就放心吧。”姚品娴握住母亲手轻拍。

一家三口同姚家人道别,姚家一家阖府上下,皆亲自送魏王到门口。

也就这个时候,姚品娴才又看到她父亲。

见老太太和二房三房的都在,临别前,姚品娴站在门口和父亲说话:“这次回来我瞧母亲清减了不少,也似乎憔悴了些。父亲纵然公务再忙,母亲毕竟是您的枕边人,还望父亲能多多怜爱母亲。”又说,“女儿不在身边时,还望父亲母亲可以相亲相爱,和和美美。”

姚盛举官场摸爬滚打了这么多年,不会看不明白女儿此番言外深意。她就是在当着魏王的面,逼他做出对她母亲好的承诺。

姚盛举已经知道今日老太太被气着的事儿了,但他心中有杆秤在,知道孰轻孰重。

故而当着魏王面,他自然是对女儿的期盼一一应允。

“如此,那女儿便告辞了。”外面天已经渐渐晚了下来,姚品娴知道不能再耽误时间,便同娘家人一一道别。

自始至终,姚品娴在和娘家人说话道别时,朱佑平都未曾开口。

但妻子和姚家人打的机锋,以及暗中的波涛涌动,他却是清楚明白的看在眼中。

康安皮了一整天,回程的路上,他坚持不住,累倒在父亲怀中呼呼大睡。

朱佑平挺腰端坐,他宽厚的身躯裹着略显清瘦的小康安,似乎不费一点劲,就像是轻飘飘抱着只小猫儿一样。

姚品娴则挨坐在丈夫身侧。

马车突然大幅度晃了下,朱佑平定力好,依旧坐姿不动,但姚品娴却定不住力,直接往身旁男人身上撞靠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