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第五十五场戏(第2/4页)

“不过那会儿我虽然人在卖瓜子,但还是想找工作,你不知道,那会儿要是能进厂当个正式工,一辈子简直都用不愁了。”

“可惜我没那个命,一卖东西就卖到死,卖着卖着就卖习惯了,现在不让我卖,我就浑身不舒服,你看,现在给你卖卖我的心路历程,我浑身都通泰了。”

正是秦爷爷这段话,直接叫苏星河开了窍。

是啊,他总是觉得表演就要演出东西来,特别是在前面几个戏里,他的表演形式虽然是内敛的,但情绪却是非常极端和饱满的。

这是源自于故事背景的设定,它需要表达出距离感和想象空间,所以演员更贴近于非现实的虚构角色。

可是这部《创业三十年》,离生活太近,太没有距离感,要的反而是接地气的表演,并不需要刻意去呈现某种明显的情绪。

因为真正的生活里,除非出现特别强烈的情感爆发,更多的时候,人在某一时刻的感知其实是模糊复杂、难以被精准描述的。

它和演员的分析揣摩,有时候是差以毫厘,失之千里。

所以他之前演出来的秦建军,总是不够自然,总是显得悬浮,原因就在这里。

秦建军本人想的东西都没有他想的那么多,自然他就矫揉造作了。

因此这次回来之后,苏星河干脆就把之前那一堆分析统统给扔了。

他只需要记得,十几岁的秦建军,就是个心粗、脸皮厚、非常缺钱的傻大胆。

这个傻大胆其实并不关注自己的情绪,他关注的是一切对他有利或者有害的事情。

所以他根本不用纠结怎么去表达秦建军的情绪,他只需要关注秦建军会去关注的东西,再给出相应的反应就可以。

很显然,他的这个思路是完全正确的。

因为此刻的他,看起来就像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不管是神态还是语气,都没有太多的表演痕迹,甚至很多下意识的表现,都能从他本人身上找到影子——所以他的反应非常自然,彻底没有了之前的虚浮感。

最后当他被保安拒绝,呆愣了一瞬,不舍得看向保安手里的黄桃罐头时,导演终于露出了一个如释重负的笑容。

就刚刚那一眼,秦建军这个角色就从僵硬的书面人物中活了过来。

“这下没什么问题了。”导演道。

苏星河饰演的秦建军,总算是真正沉下去了。

不过他也很好奇,苏星河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苏星河总不能说是因为自己身边有原型在教他,所以他只能把功劳归到了各位接受采访的前辈身上去。

导演一听就明白了,这是取经去了。

也难得苏星河有那个能量去取经。

“既然你没问题了,那我们今天就继续!”导演一下子就对这部戏充满了信心。

不过他只是对自己的拍摄水平有信心,至于演员们的水平提升:“星河啊,你既然提升这么大,也帮助帮助剧里的其他年轻演员,你离开这几天,他们都想着等你回来排练呢。”

被代表了的年轻演员们:……

虽然确实很想苏主任回来教他们,但是听着导演这话,怎么觉得身上凉飕飕的。

在他们看不到的地方,秦爷爷正在盯着他们思考,最终他得出了一个结论,原来教戏这份职业也是很有前途的。

当天晚上,苏星河就把演技小组的人喊在了一起,准备给大家上上课。

他不教怎么演,只帮着大家分析角色心态。

要说十天前,他这个技能还没有点亮,因为他自己和这些年轻演员是半斤八两。

但是现在的他,不仅和各位前辈们聊了心,还拥有了一个金手指秦爷爷。

就算他不懂,秦爷爷肯定也懂。

要是不懂,秦爷爷也没法成功白手起家成为富一代。

所以这一天晚上,小组成员们都给苏星河跪了。

要不是知道苏星河今年才二十一岁,他们都以为这是一位哪里来的老古董了。

不然他怎么知道几十年前那个特别环境里的人在想什么?

反正他们是分析不到位的。

苏星河也是一样给秦爷爷跪了。

这位卷王之王果然厉害,什么人的心态他都能分析一二,这种几十年来的察言观色和人心分析,真的不是他这种年轻演员能比的。

嘤嘤嘤,好想和秦爷爷签订长约啊。

秦爷爷也觉得今晚过得非常不错,他问苏星河道:“星河,我儿子给你打电话了吗?”

秦爷爷其实也是想儿子的,本来以为儿子今晚就会给他烧纸,谁知道这都要十二点了,儿子都没反应。

苏星河道:“刚刚秦暄给我发了短信,说秦伯伯高兴坏了,喝醉了,现在正睡觉呢。”

秦爷爷一听就不高兴了:“让他少喝点,总不听。”

他就是年轻的时候酒喝多了,肝癌走的,所以一听家里人喝酒就受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