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万事有我(第2/3页)

所以他只能是出身不显的旁支宗室。

这一点谢徽禛心知肚明,却是第一回 当着谢朝渊的面说出口。

死寂一般的沉默过后,谢朝渊开了口:“你是这般想的?”

“我怎么想不重要,我知小爹爹是这般想的。”谢徽禛没有退缩。

谢朝渊气骂道:“怎么?你还不服气?陛下当初抹去你本来的出身,让你委屈了?你还真有那些忘恩负义的想法不成?”

谢徽禛跪下地:“小爹爹息怒,我从无这样的念头,我对父皇和小爹爹唯有感激,当初若非你们收留我,我到现在还是个见不得光的人。我说这些,是因事实如此,所以我只能用这样看似荒唐的馊主意,来解决我与砚宁之事,我不想父皇和小爹爹为难,也不想砚宁受委屈,这是唯一的法子,还请小爹爹推己及人,体谅我的心情,再帮我这一回。”

谢徽禛不卑不亢,努力为自己解释,言辞间分外恳切。

谢朝渊沉眼看着他,没再做声。

僵持间,门帘被人轻轻掀起,谢朝泠自内殿踱步出来。

见到谢徽禛跪在地上,谢朝泠微一挑眉:“这是怎么了?怎的一回来就惹了你小爹爹生气?”

谢徽禛规规矩矩与他请安,道:“是儿臣的错,一时心急说错话了,惹了小爹爹生气。”

谢朝泠望向谢朝渊,谢朝渊懒得解释,移开了眼。

谢朝泠略无奈,示意谢徽禛:“认错了便算了,起来说话吧。”

谢徽禛起身,没再提之前的事情,与谢徽禛禀报起正事,他出去大半年才回,江南的案子虽还有钦差留在那边审理尚未结案,但大致的情况他却得有个交代。

徐家人中除了那位老夫人,包括徐黔生在内大多都已招了,谢朝泠先前就已看过钦差的奏疏,如今听得谢徽禛亲口说起前后因由,神情也免不得有些难看。

谢徽禛道:“徐氏恶行昭昭,如今自食其果,横竖满门难逃一个死字,但是萧家与此事并无瓜葛,萧王妃也从不知晓这些事情,儿臣听说萧王爷如今已辞了京卫军统领一职……”

“有传言萧王世子是被徐氏换进王府的前朝皇室后裔,此事是真是假?”谢徽禛话未说完,被突然出声的谢朝渊打断。

谢徽禛坦然道:“儿臣不敢欺瞒父皇和小爹爹,事情是真的,但砚宁自己先前从不知晓此事,亦无任何不该有的想法,还望父皇和小爹爹网开一面。”

谢朝渊闻言拧眉,到底没再说什么。

谢朝泠似乎不怎么关心这个事,只道:“徐氏的罪状书上只需写明他们这些年做过什么,至于背后动机,便不必特地添上一笔了,免得惹来些没必要的非议。”

徐氏通敌叛国、意图谋反,这些罪行足够定他们罪了,至于那些前朝旧事,并不需要提,以免被有心人拿来大做文章。

谢徽禛略松了口气,他父皇是这般打算的那自然最好不过,不提徐氏是前朝旧臣,便更不会再牵出萧砚宁的身世了。

谢朝泠却也没给他机会继续帮萧砚宁说话,问起他关于那铁矿之事:“你亲眼见过那铁矿了?那里头到底还有多少未开采的矿石?”

谢徽禛:“还需工部再派人过去仔细勘测,但依儿臣在那边找的人初步看,因还有一半以上的储量在。”

这下便是连谢朝泠与谢朝渊眼中都流露出几分惊讶,当年有多少铁矿石被源源不断卖去西戎,到了今日竟还有一半以上未开采出来?也难怪当初那么多人对那铁矿垂涎三尺,不惜搭上全家性命也要铤而走险。

既这般,于眼下朝廷而言,总算是件好事。

谢徽禛退下前,最后又提了一句对萧王府的处置,谢朝泠淡道:“等过两日,朕见过了萧世子再说吧,你不必过多担忧,管好你自己就行。”

谢徽禛只能先告退。

另边,萧砚宁与谢徽禛分道后不久,碰上了来迎接的王府管事。

管事与他解释,王爷吩咐这段时日尽量低调,他们不好出城相迎,只能在半道上等。萧砚宁简单问了问家里的情况,命人不要耽搁工夫,即刻回府去。

萧王府大门多日未开,今日萧砚宁这个世子回府,也只走侧门进。

萧衍绩在正堂里等他,萧砚宁大步进门,萧衍绩起身迎上,在萧砚宁行礼时托住他双臂:“回来就好,没有外人在,不需要这些虚礼。”

萧衍绩拍了拍他肩膀,眼眶微红,神情既欣慰又满是复杂。

萧砚宁心里更百味杂陈,到嘴边的话只汇成一句:“父亲。”

父子俩大半年不见,又发生诸多事情,自然有许多话要说,萧衍绩仔细问起徐氏之事,唯独不提萧砚宁的身世。

萧砚宁不知他是没听说,还是刻意不提。

到后头萧衍绩长叹一口气,道:“罢了,你先回去,去梳洗换身衣裳吧,吃口东西再去看看你母亲,她这段时日一直卧病不起,你去劝劝她,但别说太多徐家的事,免得叫她更伤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