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第3/5页)

“有报社的记者来咱们这,说是你有个什么……论文,诶对论文,发表在国外的期刊上,听说那期刊特别厉害,人家外国人自己都发表不上呢,而且你还年纪特别小,说是咱们国家在那上头发表文章年纪最小的一个!你快收拾一下,等等就来拍照呢!”

他往身后一指,说曹操曹操到,记者们和村里其他看热闹的人这就到了,那记者还是熟面孔,当年宁知星高考状元就是他来采访的。

宁振涛拉着工厂的人靠到了窗边,他同样认得那些记者,人家在的报社这可是全国级的,他们家阿星当年高考的报纸他到现在还珍藏了好几份压箱底呢,他的珍藏这就又能增加了。

他们家阿星可真厉害,他看着阿星在记者的要求下摆出姿势,怎么看怎么可爱。

他们靠近窗边,便能再清楚不过地听见窗下的惊呼声,孩子们天真的声音,尽是因为见证了“偶像”的高光时刻的满满激动。

“厂长……”见证了这一场景的好食记员工下意识地变作了气声,他们心中都大为震动。

这就是将门无犬子吗?厂长家个个都是人才。

宁振涛挥挥手:“高考的事情不用再提,我这考得很一般,不值一提。”这些人也是咋呼得过了头,害他刚刚还以为自己考了状元呢。

他这云淡风轻的态度,工厂的员工们更为之动容,这是何等宠辱不惊、不在意名利的态度?而且由此也可以看出,厂长有多高的自我要求!他们实在是远不能及啊!

“对了,这两份是我最近和我小侄子、小侄女一道琢磨出来的新零食的方案,已经完成了,你们也别耽误,立刻带回去开工实验。”宁振涛想起自己手上还抓着材料,立刻就塞给了带头的副厂长。

没错,他就是在光明正大的赶人走。

这能怪他吗?之前寒假,阿星虽然是放假状态,可每天就往那实验室跑!好不容易有这么个暑假一家人在一起松快松快,这事情却还一件接着一件,这要是再招待一下工厂的人,那他还放不放假了?

不干,他绝对不干。

副厂长接过材料,他只看了两份材料的标题心里便更为之震动了。

说好的高考结束让厂长好好休息两天的,他们都没把工作往厂长这送了,可厂长怎么还和上回春节一样,一刻不把工厂的事情抛在脑后,这是一种怎么样的精神。

宁知星没带打字机回家,材料是手写的,不过他们三字迹都挺端正,副厂长身后的人倒也都看清了,大家脸上的神情那是如出一辙,均是为宁振涛的高洁情操所震撼。

众人默契地往宁振涛脸上一看、再看,这么认真看看——还真别说,厂长好像真的消瘦了一分。

副厂长不放弃:“厂长,这庆祝……”他们在路上开了会的,虽然市里考第十表彰不大,但他们工厂是要好好表彰的,除却厂里公开,这也要到厂长村里来一招,工会会长都点头了的。

“□□不可取,这又不是在工厂里大家一块办表彰会,就我一人这算是什么?你们这是有年假?快回岗位工作,怎么能因为这种小事耽搁工作呢?要知道,我们工厂的目标可不是小富即安,我们要创造更多的劳动岗位,要带动区域的财富,你们就这么轻易满足懈怠了吗?”

宁振涛觉得这事完全没必要庆祝好吗?他现在心神全放在阿星那了,也不知道国外的期刊好不好买,真是的,二哥怎么不晚点出国,这就能顺便买回来了。

再说了,庆祝个第十名像什么话?他这还比不上大哥大嫂呢,他们都不用考试,那就能被推荐去念书了。

“都听您的,那我们……这就走?”

“当然,买最早的票,立刻就走,这两个项目马上开工,我都想好了,咱们不是在A省有个分厂在建吗?之后产品要做进一步的细分,品类要专业化,当然,前提是不耽搁咱们本厂的生产和经济效益。”他语重心长道,“所以你的任务很重啊老傅!”

副厂长一听这话,那是片刻都待不下去了,冲着宁振涛一点头,一副打了鸡血的样子,和来的时候一样匆匆地奔走了,有这么高尚的厂长,他们这些做人下属的可不能拖后腿!

他一定不负所托,准时高效的完成任务!他们是得有多幸运,能遇到这么个有能力有品格的好厂长。

宁振涛目送着众人离开,他神情坚毅,心里狂喜。

报社这回特地派来了两个摄影师,一个正在拍宁知星,另一个则悄悄地把镜头对准了宁振涛。

刚刚为了取景和宁振涛他们靠得很近的他,有幸听到了这位宁厂长掏心掏肺的一番话,正好来之前,当地负责接待他们的省城晚报的记者还和他们提了提宁家的情况,其中就有不少关于这位宁厂长的传奇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