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大好姻缘(第3/3页)

“她休想!”馆陶长公主暴喝一声,拍碎了妆台上一块十分名贵的翡翠镇纸,“少做她娘的千秋大梦。皇后?孤要叫她在冷宫里慢慢做这个梦!”

王夫人吓了一大跳,她不是不相信馆陶长公主有这个力量,但,栗姬也并非凡人,今天的栗姬,不再是那个跪在地下给馆陶长公主敬茶的长乐宫宫女,也不再是东宫里的栗良娣,她是刘启的爱妃,更是太子的母亲、未来大汉天子的母亲。

本朝以孝为纲,太后的权力往往比皇帝还要惊人,像如今的窦太后,刘启的一举一动常常都要听从她的意志,更要常看她的脸色行事。

刘启唯一的同母弟弟梁王,深得窦太后宠爱,他的封地广大得惊人,家中的金银车载斗量,富贵胜过帝王,出行时甚至僭用天子旗号,窦太后却仍不满足,还在酒席上为梁王请求更大的富贵,刘启不但不能对梁王的行为有一丝约束,为了讨母亲欢心,竟然还在酒席上许诺说将来要将帝位传给梁王,窦太后这才好不容易开颜一笑。在群臣的任命和战事上,窦太后也经常能发表意见,她的权力并不比一个帝王逊色。

所以,目前来说,馆陶长公主的势力虽然能够左右栗姬地位的上升,与栗姬平起平坐,但到了刘启身后,馆陶长公主的地位就会岌岌可危,肯定无法与栗姬相较量了。

而在眼下,馆陶长公主和栗姬,都是刘启十分宠爱的人物,这两个人斗法,确实难以预料胜负。

王夫人还待要说些什么,从未吃过这么大败仗的馆陶长公主,已经越想越气,怒气勃发地站起身来,大声吩咐道:“来人,孤要起驾去长乐宫,面见皇太后!”

见馆陶长公主真的动了怒,王夫人不便再挽留她,只得像往常一样恭敬地将她送出了猗兰殿。

再次恢复宁静的猗兰殿里,王夫人独自怔怔地坐下,沉浸在自己深深的思绪中,忽然间,她听得屏风后面响起一阵裙裾的窸窣声,接着火红色的锦裙角一闪,被王夫人遗忘已久的阳信公主笑吟吟地转了出来:“恭喜母亲,贺喜母亲!”

“何喜之有?”王夫人忧形于色。

“连馆陶长公主也打算帮着母亲对付栗姬,母亲,你的力量会越来越强大。”阳信公主满脸欢色,笑道,“娘,你要快快行动,不能坐等。”

“我能怎么办?”王夫人更觉茫然。

“替彻弟向陈阿娇求婚!”

这是什么荒唐主意?王夫人生气了:“阳信,你真正是胡闹,你的彻弟今年才七岁,怎能够娶亲?何况,阿娇比他大四岁,这婚事怎么看也不般配。”

“女人比男人大几岁有什么妨碍?阿娇和彻弟从小青梅竹马,两个人本来就有感情,这定然是一桩好姻缘。”对王夫人的顾虑,阳信公主却十分不以为然,她接着劝说道,“何况,馆陶长公主因为女儿婚事不谐,正处在最窘迫的时候,母亲此时提出婚事,她没有不答应的道理。”

“那……”王夫人被她说得有些心动了,“你的彻弟只是一个小小的胶东王,如何与太子相比?阿娇她连太子侧妃都不肯做,难道愿意做一个普通的王妃?”

“母亲,你真正糊涂!”阳信公主着急了,这个女人若不是自己的生身母亲,她都打算取笑上几句,“只要婚事能成,馆陶长公主会眼见着女婿做一个小小的亲王?会眼见着女儿做一个小小的王妃而置之不理?你只管放心!”

王夫人这才真的明白了,她长叹一声道:“罢了,就依你。我去问问彻儿,看他肯不肯?”

“彻弟一个刚七岁的小孩子,能懂得什么?”阳信公主好笑道,“他那边不消你去说,我三言两语就能敲定。”

“即使结下这桩婚事,也对栗姬无所动摇。”王夫人盘算片刻,仍然摇了摇头。

她心下暗想,太子荣的册封早已是天下皆知,栗姬的娘家在齐地有相当的势力,而且刘荣坐稳东宫多年,性情平和温良,并无失德之处,也没有什么可以指摘的错误,自己与馆陶长公主结了这门亲事,并没有多少实际作用,到了刘启身后,馆陶公主仍然会大权旁落。

“娘,你真的不会算计。”阳信公主嗔怪地拍了拍母亲的肩头,叹道,“也罢,谁叫你生了我和彻弟这一对好儿女?你只管说和这件婚事,剩余的事情,都有我料理。”

王夫人似信非信地瞪视了她一眼。这个女儿的口气真大,她当真有这么大的把握吗?

而此刻的猗兰殿外,夕阳满地,兰风阵阵,未央宫又到了一天中最平静而温馨的时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