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汉宫春演武(第2/4页)

刘启左边的席位上,则由另外四个有儿子的宫妃共享。

她们的身份地位显然无法与栗姬相提并论,但与其他没有资格上殿的嫔妃们相比,这也算得上是莫大荣耀了。

今天,由于刘启的安排,她们也被特地赏了一桌正殿的酒席,陪着皇上、皇后坐在这里看王公贵族们比武。

由于这一受人瞩目的荣宠,所以皇妃们的心情都很好,盛装而雍容的宫廷贵妇们,不断低声说笑着。

酒席中间坐的中年妇人,是三十九岁的程姬,她生有三个儿子:鲁王十八岁,江都王十七岁,胶西王十岁。以儿子们的地位而论,她仅次于栗姬。

在程姬的三个儿子当中,要数江都王刘非最有才气,他身材高大,勇猛过人,生来就喜欢与人搏斗。

前年,吴楚等七国作乱时,战火一直逼入了关中境内,情势十分危急,当时只有十五岁、封地偏僻的刘非写下血书,上殿请命,要求领兵进击首倡乱事的吴国。

刘启把他放在周亚夫手下,没料到,这个还未长大的鲁莽少年,竟然能够在吴国境内接连攻破几座城池,立下了赫赫军功。

刘启接了周亚夫的奏章,不禁大喜过望,在平定七国之乱以后,刘启索性把已经收归朝廷的吴国封地都赏给了刘非,将他由一个小小的汝南王迁为食邑十万的江都王,又额外赐给江都王以天子旌旗。

刘非今年才十七岁,在兄弟们中年龄不算大,却已经出去就国了,出入有自己的车驾和侍卫,在南方也有自己的王宫和属国,派头着实惊人,他和威高权重的叔叔梁王一样,已俨然是一方诸侯,对朝事有一定的影响力。

但江都王自负武艺,平时有些傲慢,从不将其他皇子们放在眼里,而程姬仗着这个既威风又有权势的儿子,也常常和栗姬等人明争暗斗。

左席上坐着的其他三位妃子,与栗姬、程姬二人相比,则不值一提,她们分别是三十三岁的贾夫人,和一对不到三十岁的姐妹花:王夫人和小王姬。

贾夫人只生有两个儿子,赵王刘彭祖和中山王刘胜,一个十七岁,一个十六岁,骑射都平常。她出身低微,为人也较为谦和退让,从不主动介入宫廷纠纷。

而那对姐妹花中的姐姐,便是圆脸长眉毛的王夫人,名叫王娡,她是阳信公主的母亲,为刘启生了四个孩子。刘启的三个女儿阳信公主、南宫公主、隆虑公主,全都是王夫人生的。而她的儿子、六岁的胶东王刘彻,也就是那个具有梦兆的孩子,因为相貌堂堂,酷似父亲刘启,平时最受刘启疼爱,让栗姬和程姬都有些嫉妒。刘彻虽然年龄幼小,但他的身材比平常儿童高大,半年前学会了骑马,今天也被几个侍卫抱着,前来凑凑热闹。

王夫人的妹妹小王姬,名叫王皃姁,虽然生了四个男孩刘越、刘寄、刘乘、刘舜,是子息最多的嫔妃,但她的孩子们最大的也不过五岁,小的还在襁褓,尚未封王,所以还不能参加兄长们之间的竞争。

王家姐妹二人来自民间,只有曾外祖燕王臧荼家还算得是半个贵族。

她们俩深知今天的富贵来之不易,所以平时为人都小心谨慎,处人待物一团和气、锋芒内敛。二人中,姐姐王夫人的相貌更美些,也更受刘启的宠爱,而妹妹小王姬,因为这两年身体不好,越发显得骨瘦如柴,神情中带有无限抑郁和落寞。

场外,已经依稀可以听见马嘶人叫的声音,皇妃们的心情都紧张起来。即将比武的人群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她们的儿子、大汉的皇子们,他们中将有谁会在今天夺冠,并引起刘启的格外注目和恩宠呢?

女人们不禁在心下默默祈祷着。

在一片沉默得有些异样的气氛中,程姬首先打破了沉寂,她含着微笑,似乎是不经意地询问道:“王夫人,待会儿胶东王也去射箭吗?”

王夫人抬起了细长而秀美的眼睛,有些腼腆地说:“我本来不要他去,谁知道,皇上说这个孩子块头大,比同龄的孩子显得出众些,一定要他在靶场上试射,让姐姐看笑话了。”

她的话,有些软中带硬,让程姬心下微觉不快。

眼角已细纹丛生、脂粉颇浓重的程姬扭过脸去,淡淡地哼了一声道:“是吗?咱们的孩子,本来是天家儿女,当然和老百姓不一样。来人,去看看江都王射得如何。”

刘启的十几个儿子,除了还在学步的几个,其他九个都正在靶场上面演习。

其中,江都王刘非去年曾经取得过射箭冠军,鲁王刘余则是去年的骑术第二名,所以程姬言语中颇为自信。

她相信今天自己又可以像去年那样大出风头,不,比去年还要出风头。

去年正月,为诸般边患、水旱灾情、南方平叛事务忙碌得焦头烂额的刘启,根本没有心情来注意皇子们在比武场上取得的成绩,诸皇子当中,就数她的儿子们最骁勇出众,今天的比武,简直就是为了程姬之子而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