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第2/3页)

斯皮尔伯格顿时改变主意:“不用拍正面特写,就用这个侧面镜头。”

其实再来一次瑞亚也能演出这种状态,斯皮尔伯格相信她做得到。但他还是觉得无形之中有什么不太一样。

作为下一场戏里的引导者角色,梅丽尔·斯特里普就坐在一旁等候,她已经亲自经历过瑞亚的表演,现在她又用旁观者的视角看完了这段表演。

梅丽尔不由得感慨:“就算在那个到处是天才的年代,也很少见到这样的天赋。”

哪怕对瑞亚有一些不好的看法,梅丽尔也始终承认,这就是一个才华横溢的演员。她就是为了银幕而诞生的。

越是和瑞亚合作下去,梅丽尔就越能深入感受瑞亚的能力。对方也和梅丽尔想象中的权力角色不太一样。

瑞亚并不是那种将一切寄托于名利中的人。

她对人平和、友善,工作认真、敬业,就是一个魅力非凡的天才女演员后辈。

透过那些媒体报道、业内传闻的只言片语,梅丽尔·斯特里普终于真正接触到瑞亚,现在梅丽尔知道她为什么那么受欢迎。

那些男人、女人,也不仅仅是为了她背后的权势蜂拥上去的。

——如果不是知道一些内情,梅丽尔·斯特里普根本无法想象,这就是在一步步操纵了好莱坞的掌权者。

然而这就是事实。

光明之下,阴影永远相随。

至少有一件事可以肯定,瑞亚没有放弃对表演的追求。

“你信不信,就算她提前出生十年也一样能捧出来?”

梅丽尔口中的那段年代也让史蒂芬·斯皮尔伯格生出一些感叹,虽然他更偏向科幻、动作的电影类型,但他和梅丽尔·斯特里普身处同个时代,他明白梅丽尔的意思。

“我看完《指环王》,就决定要和瑞亚合作。”斯皮尔伯格忍不住聊起几句,他不介意地打趣自己,“还好我应聘得早。”

梅丽尔把眼神移到他身上,意味深长地说:“还好是你,史蒂芬。这对我们的意义很大。”

这里面的意义不并不只是对于电影。

现在业内也或多或少知道,就是敲定导演这件事成为瑞亚和哈维·韦恩斯坦彻底割裂的导火线。

好莱坞也一同见证了这场争斗的结果。这不是那种合作崩裂的难堪散伙,而是一次单方面的屠杀。

不管这里面有多少不干净的勾当,从总的影响来看,梅丽尔·斯特里普依然认为这是一件意义重大的好事。

起码现在,好莱坞那些大大小小的制片人、制片公司人员们,都需要在各个工作环节里郑重对待。

看过哈维·韦恩斯坦的下场,没人会想要再惹上这种官司。

尽管他们都知道,瑞亚下手的真正原因肯定不是因为一部电影项目的导演,但斯皮尔伯格必须得承担一部分的人情。而且瑞亚确实非常支持他,连美国队长的选角都信任地挑选一位新人。

也有人暗暗认为这是徇私。

毕竟瑞亚做主选择了自己经纪公司旗下的人,但这部电影从头到尾就属于瑞亚·诺伦,也没有人能抗议什么。

反正外界如何议论,到最后还是要用电影内容质量说话的。

何况现在这部电影获得的待遇就是一路绿灯,在各个需要对外交接、确认的环节都十分顺利,在这种“特权”支持下,斯皮尔伯格更是信念坚定,他必须拍好这部电影!

所以他只是摇摇头,又重新把注意力投入到主机位的镜头检查。

而梅丽尔·斯特里普也没有继续话题。她从椅子上站起来,准备补妆为后面的拍摄做准备。

旁边的机架固定机位还在运行。

但是瑞亚已经从摄像轨道的范围里走到镜头外,即便离开调试多次的打光、精准对焦的完美角度,离开那层耀眼的女英雄角色属性,她还是那么的迷人。

因为瑞亚·诺伦本身就足够闪闪发光。

这和她的头发眼睛颜色、和她的妆容扮相身份毫无关系。

男演员们很快围上去,或许真的有那种想要学习经验、想要为试演准备的,但多多少少还是离不开献殷勤的意思。

“年轻人们……”

梅丽尔·斯特里普好笑地移开眼神。见过瑞亚的表演,她对剧组里这些资质不一的男演员们就没什么兴趣了。而且,其实他们也没有那么重要。

哪怕是那个“美国队长”。

当担任“美国队长”的乔纳森·斯通不需要角色表演的时候,他就大胆冒进得多。

在所有人之中,他也是将追求和示爱表示得最为直接的人,这家伙似乎并不在意之后的好莱坞事业前途,根本毫无顾忌。

假如瑞亚的助理制止,他还会提出“演戏需要”的借口。电影里的角色确实有暧昧关系,但是——他可真是太不“美国队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