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给仇恨(第2/2页)

人格高贵的独孤信,因坚信正直与信义,不但被宇文泰利用了一生,还被陷害而死,他的爱女独孤伽罗,从小就怀抱着复仇的决心,一步步走近皇位,最终在独孤信死后第十五个年头,她夺位成功、改朝换代、报仇雪恨,以天子的诏书来对宇文泰、对北周王朝进行了一场公开审判:不义者,必遭报应;欺诈者,终被鞭尸。

可是,独孤伽罗没有想到,跟随复仇而来的家族命运,会那么惨淡。

并不是复仇本身有错,复仇有时候甚至是一种自我成长、自我完成的极大内力,而是恨意会让人失败,败去时光,败去对美对光明对温暖的认知,败去曾经纯洁美好的形象,最终损毁了曾经正直高尚的人格。

如果敌人够强大,对他的报复,是超越与碾压式的胜利。

如果敌人太普通,对他的报复,是彻底忘却,没有什么事比与一个不配的对手较劲更能拉低个人水准了。

可是,不应该恨,一旦开始恨,输掉的就是自己的人生、自己心灵中的阳光、眼神里的温暖,输掉了自己的道德水准和人格形象。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

优秀,本来就意味着承担辛劳与遭人嫉恨。懂得设防是一种智慧,轻信是一种不智,而仇恨是另一种不智,倘若用仇恨来报复自己轻信得到的痛苦,只是用一种不智来延续另一种不智。

怀抱信义,总会遭遇欺诈,善良会被利用。相信正直坦荡,总会碰到取巧者,成就被人窃取。欺世盗名者甚至短时间内会享尽荣耀、出尽风头,但即使如此,也要学会成长、学会宽恕,学会用自己的拼搏进取来碾碎欺诈者、取巧者的梦想,学会懂得这世界上的一切规则背后也另有一套阴暗的潜规则,学会在看过阴暗之后,还能相信光明。

看透世事不说破,这才叫境界。

所以,在一生为父复仇的最终,独孤伽罗表面赢得漂亮,她赢得了一个王朝,赢得了南北统一的大业,杀尽了所有宇文泰的血脉后代,快意恩仇、留名千古,最终却输掉了生命中的很多美好:夫妻情意、母子挚情、家庭和乐。

儿子的身上必然映证母亲的人格力量,而独孤伽罗又是如此强势的一个母亲,她终生复仇、玩弄权谋的背影,早已镌刻于英武出众的五个儿子眼中,以身垂范的结果,是这五个儿子无不深通权术、阴险狡诈、阳奉阴违、表里不一,为了皇嗣之位,五个儿子互相陷害攻击,最后全都下场凄凉,个个惨遭横死,甚至连累到她的孙子们也身世孤苦、被废被杀。

从杨坚和独孤伽罗给太子杨勇、秦王杨俊、蜀王杨秀这几个皇子下过的诏书里,我们可以读到很多的责备,很多大义凛然的质问,被称为“圣人可汗”的父亲、被称为“圣上”的母亲,他们后半生的谆谆告诫,却不能被五个儿子听取,那是因为,他们自己也没有达到他们向往的那个至高至圣、仁慈信义的境界。

史学家评论:“杨坚欺人孤儿寡妇而得天下。”当然,在独孤伽罗那里,她已经提前认定了宇文泰的罪孽,因此可以不择手段报复,因此可以以“骑兽难下”之势、不顾父女亲情、臣子忠义,以外戚身份篡夺权位。她在确定自己为父复仇的正义性前提下,以牙还牙,以血还血,欺得坦荡、夺得率性。

而皇子们却只学到了她的隐忍、窥伺与权术,没有学到母亲心底的慈悲和对亲情、对正义的信仰,最终,独孤伽罗只言传身教了恨与欺诈,却没有展现出爱与忠诚信义。

朗达·拜恩在《爱的力量》中说过:“爱的力量没有对立面,生命中除了爱之外,没有其他力量,你在这世上看见的所有负面事物,都是缺乏爱的表现。”

即使是复仇,本质上展现与传递的也应该是爱,而不是恨,所以最终,基督山伯爵懂得了宽恕,懂得了放下,追随新的爱人去了无人知晓的远方,重新开始人生。

而独孤伽罗,她却怀着自己永不熄灭的怨念,寂寂而终,留下身后五子相攻、江山染血,放不过别人,有时也是放不过自己。

她在太年轻的时候就学会了恨,所以对恨的修习太深,对爱的练习太浅,并不曾懂得,教子的智慧,在于言爱;复仇的智慧,在于不恨;信义的智慧,在于有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