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第2/3页)

文阁百位先生都停下了手头的阅卷,等待大先生的抉择。

“你暂时不用阅卷了,去文阁第九层面壁三天再下来。”

“是。”江东羽没有去问桃花镇考生的处理,他现在已经没法再考虑其他,做错了事总要付出代价。

待江东羽走后,唐文山才开口道:“文阁第九层我都没去过,你让他上去这算惩罚?”

汪书涵瞪了一眼唐文山,恼怒道:“你闭嘴,别告诉我此事你不知道。”

唐文山当众被汪书涵教训,露出些许讪笑,论年龄,他可比汪书涵大,只是他乃入道者,不显老罢了,唐文山不在意的道:“看你半只脚快入土了,我不和你计较。”

汪书涵胡子一吹,指着唐文山:“你给我滚。”

“德行,我还不想在这关禁闭呢。”唐文山也动了真火,大手一挥,直接离开了文阁。

“继续阅卷!”汪书涵沉声道,众人禁声,连忙开始手头上的阅卷。

文阁九层,空旷如野,只有一座人形雕像摆在中央。

作为文阁的至高层,能来此的人少之又少,而江东羽却没有想到,这里除了一座雕像再无其他。

“此人是谁?”江东羽心中疑惑,他来到雕像面前,心怀虔诚,能够放在文阁至高层的雕像,必是文宗圣人般的存在。

走近了,江东羽才发现在雕像的脚下,有着一片文章被刻在地上。

“老子五千文!”江东羽心中大撼,传闻老子五千文是圣人的智慧文,阐述天地真理,大到宇宙至理,小到为人处事皆有详述,而老子则是文人三圣之一,只是老子五千文在世俗中流传的都是缺本,寥寥几句并不全面,江东羽曾看过三言便感触极深。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这句话的意思是,上等的善就像水一样,水善的表现在于滋养万物而不争功,甘居众人之所唾弃,所以水最接近于大道。

而老子五千文的每一言却都可以有很多理解,上善若水难道是让武者未来都以水入道吗?是也不是,是告诉人真正的善是什么吗?是也不是,是告诉上位者如何治理国家吗?是也不是,每一言都可反复推敲,不论怎么想,却都很有道理,无人可以推翻。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这便是江东羽在古籍中所看过的残篇,其中的至理是江东羽如今都没有办法读透的。

而现在他却有幸可以看到全篇!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由第一章开始,江东羽开始阅读,他读的很慢,每一句都要反复思之,问之,推敲之,直到想不通才继续下一章,至于想明白那是没办法全部想明白的,至少暂时是这样。

江东羽跪在老子的雕像前,宛如虔诚的信徒观摩圣人的经典,表情神圣而又庄重。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待读完第八十一章后,江东羽倒头大睡,他太累了。

在睡梦中,他回到学堂晨读之景,他看到天地未开之时,他见到了圣贤尊者,与之问道,向其请教,他还看到老子骑牛西去只留下老子五千文,他看到了太多,三千年前,君王昏庸民不聊生,两百年后,圣君平乱,立国海川,又过三百年,奸臣当道,忠臣出,以万字文书谨言上朝,最终将奸臣送向断头台,随后五百年,两国交战,海川帝国沦陷七座城池,凌风帝国进行屠城,文人墨客手无缚鸡之力却让屠城的将军丢下了手中的屠刃,再过一百年,海川民众武风强悍,夺回城池,他国再不敢犯,自那以后,海川帝国全民重武,然而在皇城唯有文阁却无武阁。

“人族之所以能够发展五域,并非有人成就仙王,而是蛮民开化,拥有智慧后方才有人位于道巅。”江东羽的耳边传来一道声音。

“你是谁?”江东羽想要开口,可是他却说不出来,他猛然睁眼,才发现自己大梦一场。

江东羽重新跪在雕像面前,行三跪九叩大礼,敬老子,敬经文,敬智慧。

他的心态潜移默化的改变着,过去的江东羽心中无大义,他恨天缺宫让他失去父母,他恨童年没有欢笑,偶尔有的温暖却不足以融化心中之苦,他更不会舍己为人,那是愚蠢的行为。

现在,江东羽依旧不会舍己为人,至少他自己是这么认为的,只是他却愿意尝试做些什么,或许为苍生,又或许是为了那不值一提的书生意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