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3章:要饭的学问大了去了(第2/2页)

抹了抹眼角,他拍了拍不知道什么时候,男人放在自己胳膊上的手,“说这些晦气,老哥祝你财运亨通。买啥啥涨!”

就在朱三旬抹干了眼角,转身离去之际。

那男人突然一把拉住了他的手,“老哥,等等!”

说着,男人将手中的股票本夹在了咯吱窝上,二话不说从兜里掏出了一沓票子。刷一声,从里面挑出了一张百元大钞塞进了朱三旬的手中。

“老哥,穷啥不能穷教育。点儿钱不多,你拿着,给孩子寄回去!股市就这么个地方,没有谁永远辉煌,也没有人永远就跌在泥坑里了。你不能就这么陷进去,振作起来啊!”

接过去,朱三旬蠕动了一下嘴唇。

“谢谢兄弟!兄弟,最近我看松江实业这只股势头不错,你可以试着入几手。”

“唉!老哥有眼光!”本来要走的男人听到这个,直接又从兜里掏出一张大百元,拍在了朱三旬手中。

吹嘘了自己年前时候就买了松江股,男人直接一挥手。

“老哥,振作!走了!”

一旁,看着手中捧着两张票子的朱三旬,王洪洋和罗朗格等人的嘴巴,再也闭不上了。

此时此刻,他们严重怀疑自己的认知是不是出现了错误。

踏马的!

讨饭还能这么讨啊!?

……

“很简单。我的方案,就是改变乞讨的方式。”

“以往的乞讨太过被动,完全是将受益寄托在路人的善良上。而且乞讨的方法也太低端。”

大街旁,李宪对着一群三观已经颠覆的同学和教授侃侃而谈。

听到这,蒋晓敏不解:“为什么这么说?”

“这个很好理解。”李宪呵呵一笑,道:“就说朱三旬,他之前的乞讨方式是怎么样的?无非就是说自己怎么怎么没吃饭,怎么怎么没地方睡觉,怎么怎么困顿。但是这些跟路人有什么关系?说句实在的,现在大街上走的这些人里边,经历过几天没吃饱饭,几天没睡过床板的,有几个?”

显然,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不多。

因为按照李宪此前的统计,一天之内从朱三旬身边走过的人流高达近万,但是其中掏钱施舍的,只有为数不多的五六个。

而即使是这五六个人,给的钱也不多。那天,朱三旬收到最多的一笔,也不过就是一块钱而已。

见人们不说话了,李宪哼哼一笑,问道:“你们说,是一个你们完全不曾体会过的穷人能激发出你们的同情心呢。还是一个跟你们有相同经历,相近际遇,就如同你的朋友你的同事般,但是现在又无比落魄的人能激发出你们的同情心呢?”

这还用答么?

显然是第二个啊!

“所以,针对这一块,我给朱三旬编了一个故事,给了他一个新的人设。用这些似是而非,但是却又客观存在可能性的故事,最大程度的激发出到这个银行来办业务的股民的同理心。让他们产生包括羡慕,同情甚至是从嫉妒到惋惜的情绪过程。那么,经历过这些情绪的体验,这个人会怎么做呢?”

看着蒋晓敏等人一脸求知的表情,李宪呵呵一笑:“抒发!”

“但是情绪的抒发,分为很多种。在他们不知道怎么选择抒发方式的时候,我让朱三旬在言语之中,给了他们唯一的选项。”

“就是说孩子交不上学费这句?”蒋晓敏恍然大悟。

“没错!朱三旬并没有直接要钱,而是通过这种暗示,让被乞讨对象自己找到了宣泄自己情绪的渠道。至于效果嘛……”李宪呵呵一笑,指了指朱三旬手中的三张钞票,“你们已经看到了。”

“卧槽,牛逼。”

蒋晓敏在脑海之中寻思了半天,也没能找到什么贴切的话语表达自己心中的感受。

专门挑选股民下手,精确化目标客户。

用传奇陨落这种故事,在短时间内获得目标的情绪波动,然后再进行消费引导……

啪啪啪。

不知道是谁先起了个头,大街上,掌声响起。

太牛逼了这个!

李宪的方法复杂么?

一点儿都不复杂。

但是这里边儿蕴含的东西,在学了一个学期营销学,管理学和经济学的学员们看来,不少!

作为一个运用营销学,统计学等手段提升某个行业业绩的考核来说,朱三旬乞讨这个案子,在所有人眼里看来,无疑是合格的!

“等会儿!”

就在这时,一旁的王洪洋低吼了一声。

“怎么,王教授有什么指教?”李宪呵呵一笑,捂住了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