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你摊上大事儿了!(第2/3页)

来人是福喜经贸株式会社的社长,名叫朴成根。也是看到了省台新闻和广告,找上门来的。

本来,这些事情李宪是不应该管的。

可是刚刚成立的新北集团翠花酸菜冰城办事处里边,都是八九林场里走出来的那些年轻人,没咋见过世面。本来,这段时间通过锻炼,嘴皮子都练得挺溜了。可是冷不防见到外商上门,还是慌张的不行,将正在和薛灵一道忙得焦头烂额,协调各部的李宪叫了过来接待。

这年头外商在中华其实已经不是什么稀罕东西了。

不像是八十年代那时候,来个甭管大小的港商日商地方政府领导都得上赶着接待的时候。要说谁家有个湾弯的亲属,那周围邻居都羡慕的要死的时节。马上就要九四年,国门已经对外开了一半儿,眼瞅着就要到了外资大量涌入的时节。

别的不说,就说冰城之内,要是细心找一找,光是日范儿的株式会社办事处和公司那就得个三五十家。

可别说,这年头韩商在国内还真是不太常见。

冷不防来了个韩国商人,李宪也觉得挺稀奇,这才过来的。一同来的,还有同样比较好奇的薛灵。

朴大成自己带了翻译过来,见到李宪从进了门就电话打个不停,那翻译有些不耐烦。

“李总,这就是你的待客之道?我们朴社长已经在这里等了你十分钟了,贵公司到底有没有诚意?”

李宪伸出手,将这个狗腿子的嘴挡住了。

“诚意肯定是有的。你问问朴先生,这次过来是想代理我们翠花酸菜还是怎么着?”

一番前轱辘不转后咕噜转之后,翻译转达了那憋着嘴端坐在沙发上的朴社长的意思。

“我们朴社长说了,东北的酸菜在形式上和大韩民国的泡菜有着共同之处。但是在大韩民国制造和生产泡菜,成本很高。他想问问你们公司,能不能承接泡菜的制备业务。”

成本很高?

听到这个词儿,和话里边儿的潜台词,李宪皱了皱眉头。

在中国制备泡菜成本就低了?

再说,我他妈做的是酸菜生意好吧!你一个做泡菜的,跟这捣什么乱!

“朴先生的说法,我不能苟同。”李宪将手里的大哥大往办公桌上一扔,伸出了手指,“首先,虽然同样是白菜,可东北酸菜是把白菜一分为二,用大粒盐腌制,压紧置于缸中,最上边压一块大石头,在阴凉处自行成才。

而高丽棒子的泡菜是把白菜用葱、姜、蒜、盐、辣椒粉、海鲜酱、梨汁、苹果汁等调味后浸泡,放到冰箱里逆袭成长。这个形式,完全就是两个形式,不是白菜化了妆就成了泡菜,用醋洗了澡就成了酸菜这么简单的,所以酸菜和泡菜,没有什么共同之处。

我们的酸菜,是带着宿命感的神秘产物。从采收到腌制,再到食用就像是一场惊心动魄的冒险。要么发酵成为美味,要么腐败成为垃圾,每一缸酸菜成材,都是带着灵魂,带着技艺的传承和故乡的滋味,不是泡菜这种速成产品能够媲美的。

阿拉索?

你们要是想代理我们翠花酸菜,这我双手欢迎,不过要是想奔着中国人工便宜,让我们酸菜厂给你们打工,那不好意思。鄙人现在几十个地区经销商等着我去谈,就不奉陪了!”

噗!

李宪这一番歪理邪说外加长篇大论,让一旁的薛灵忍俊不禁。

可对面,听到翻译将李宪的话原模原样的说完,朴大成急眼了,滴里嘟噜说了一大串,李宪没听懂。

不过看着自己办公桌上喷了一下子吐沫星,李宪觉得不是什么好话:“他说什么?”

他指了指朴大成,问那翻译道。

“朴先生说生意做不做无所谓,可你的言论是错误的,酸菜很有可能就是朝鲜族将古代泡菜进行简化之后的东西。而且泡菜也是有灵魂的!”

听到这,李宪皱起了眉头。

用他那干净整洁的手指敲了敲桌面。

然后才问道:“你问问朴先生,辣白菜都有什么口味的?”

这问题问出来,朴大成愣了,说了一句,翻译马上给翻译了出来:“泡菜当然就只有一种口味!”

“哦。”李宪深深的点了点头,看了看手腕上那块朗格。见时间已经差不多到了中午,便对一旁的薛灵挥了挥手:“去到楼下饭店点几个菜上来。”

见李宪指使宫女似的指使自己,薛灵不高兴了:“李总,我还有事,你叫别人去吧。”

嘿?

李宪一瞪眼睛,“知不知道总经理助理是干嘛的?”

李宪不说还好,说起这个,薛灵更是一肚子的气。

这一段时间,李宪几乎把所有总经理应该干的事情都推到了自己身上。在她抗议的时候,这个年轻的老板说这是对她的一种历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