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足下何不乘风起(第2/3页)

之前在朱老五家最困难的时候拉帮了一把不假,可是李友能当上这个场长,也亏得陈桂香当初站了出来,当众揭穿了高大义举报超生的事儿。

昨晚上在饭桌上问了朱老五以后的打算,这个年届三十的汉子也愁。林场就是靠着这点儿地,家里边儿本来就欠了一腚的饥荒,现在绝了产,债都不知道咋还呢。家里边儿六个孩子,日子也不是什么好日子。

想到这儿,李友看了看自己二儿子:“要不,让朱老五也去做点收个山特产啥的?高低算是个出路。”

“不行!”

他刚说完,李宪就断然拒绝。

“你这人心这么硬呢?一大家子多惨呐。”刚才在饭桌上,王芷叶已经弄明白了朱老五家的事情,对于这一大家子倒是颇为同情。

此时见李宪举手之劳都不乐意出,她嚷嚷了一句。

“你懂个鸡儿!”

李宪没惯着,直接怼了回去。

他顶烦什么都不懂就替自己做主的。

这些天不知道有多少林场的人拎着东西过来串门,好话奉承不要钱的扔过来,都求着在初加工场谋个差事或者是得个收购员的资格。

可是李宪谁的面子都没给,都给撵了回去。

为的是啥?

就是为了树个规矩,让林场里的人都看看,只有坚定跟着自己,跟着老李家走的人才有肉吃。

马婶儿那些第一批的追随者,作为榜样也好,作为警示也罢。利益必须得到保障,而且必须要有唯一性和独特性。

所以这个口子坚决不能开。

往里面乱插人,别人看见了怎么说?

——啊,敢情老李家这是跟谁关系好就能让谁吃的满嘴流油?

再说,马婶儿等人怎么想?

——啊,当初我们不顾别人冷言冷语,让林场那几个管事儿的压着,不管不顾的跟着你干,到现在随便儿就过来人分蛋糕?

虽然陈桂香当初在李友竞选场长的事情上有功劳,可是一码归一码,这可跟初加工场的事儿没关系。

规矩不能乱。

李宪的心思,李道云大致能理解。

老太爷将胡须上沾的青粥摘了下去,想了想,用筷子点了点李宪:“孙儿,你这么干倒是合理。可是爷得提醒你一句,不患寡而患不均。当初你爹竞选场长的时候,说的是带领场里人一起致富。现在马闺她们指着采购员赚到了钱,敲打敲打其他人是好事儿。但这可不是长久之计,时间长了,看着这一小波人发财,其他的人受着穷,那难免不起歪心。到时候不论是你爹这个场长不好干,你这个初加工场,怕是也得起变数。”

李道云的话有一定的道理,李宪之前确实也想到了这儿。

他沉吟片刻,点了点头,“爷,道理我懂。”

“那你打算咋整?”李道云捋着胡子,问到。

“初加工场那边儿,肯定不能再让其他人染指了。不过,为了让我爹这个场长当得安稳,也为了山特产开发公司往后能顺利的办下去,场里的这些乡亲,该带还是得带一把。”

当初承包下浆果研究所,李宪是注册了一个公司的——林翠山特产开发公司。保健品这一块虽然是他想到的第一块业务,但是绝对不是唯一的一个。

从后面回来,用后世的眼光看现在的林区,实在是一个大大的聚宝盆。这里面能做的文章实在是太多了。

木材,矿产这一类的资源产业,山野菜,药材亦或者是林区养殖这一块绿色产业,站在经济体制改革初期这个全国经济中心还没有严重偏移到南方沿海去的风口上,可以操作的空间都很大。

而想要把这块做起来的基石,就是林区,以及林区的人。

这,也是为什么他将李友捧到场长位置上的一个重要原因。

“咋带啊?”李友见儿子有了想法,连忙问到。

“那招不还多了?”李宪挥了挥手,又给自己盛了碗大米粥,敲了个咸鸭蛋。蛋黄一挖,蛋清连壳直接扔了。

“你就吹吧!”一边,王芷叶看不下去了,“林场这边儿干点啥多不容易,初加工场要是不对场子里的人开放,现在马上就要入冬了,你还能干啥?”

“能干的多了!”李宪瞥了她一眼。

正在这个时候,邹妮端上了一盆土豆丝酸菜汤。

现在一般的人家酸菜还没腌制好,李宪以前就好这口,不禁夹了一筷子。

味道不错,很正。

看着王芷叶一脸的鄙视,他微微一笑,将嘴里的东西咽了下去,用筷子指了指那铝制菜盆。

“就这酸菜,要是搞一搞都是几百万的生意。”

酸菜这东西在东北简直就是家家都有的东西,再常见不过了,可谁也没见过市场里卖酸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