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天惊(第6/11页)

然而,砲石铺天盖地,鹅车直奔城下,但高景山的目光却始终游移不定……因为他还没找到今日宋军的主要攻城手段。

如果宋军要进行饱和式攻击,那一定是四更做饭,一大早开始攻城,而在天黑极早的冬日却一直拖到中午进行攻击,就一定是有一个核心的、主要的、重点的杀手锏。

但是砲车隆隆,却只是笼统攻击,并没有集中到某个方向针对某个薄弱的城墙,鹅车也是,每个城门前都有,几处被砸掉了工事的城墙前也有,却没有哪个城门或者具体某处城墙前准备了后备的鹅车,都是一艘而已……如北面这里,七八辆鹅车一起出动,几乎是平行朝着城下而来,根本没有纵深续接。

“之前四处侦听到的地道都有动静。”有军官登城来报。“城北这里东西两条都很明显。”

这让高景山愈发恍惚……金军他早早在城内掘了内壕,地道又有什么用?而如果这便是宋军的杀手锏,那说不得今日是可以撑过去的。

但是,当日那般果决和利索吃掉王伯龙的岳飞,当日那般狠厉直接移营城下的岳飞,会把指望放在地道上?

对方以为自己是傻子,不懂得掘内壕?

会不会是有内应?

心思百转之中,宋军鹅车已经逼近城墙,高景山来不及多想,回头下令,让部属上城防守,准备落石攻击……石头是很宝贵的,基本上全是宋军这些天陆续发射进来的,而宋军很诡诈,等到城头上的工事被磨平后,大部分弹丸就变成了打磨晒干的坚硬泥丸,这种弹丸对人的杀伤力依然很大,而且一旦落地就会炸开,不能被金军反过来使用。

而对上鹅车,泥丸也多半是没用的,还是要靠石头和勾索,更主要的是靠火药和油料进行焚烧。

“元帅,还是稍微用些力吧!”西面数里之外,虽然看不到具体细节,但依然能看得清宋军攻势大起的完颜兀术到底是没忍住,直接在凛冽寒风之中朝身侧拔离速低声进言商议。“有些事情,还是要给几位渤海万户交代的……再说了,城中必然还有储备,若是被岳飞忽然拿下,来不及焚烧,怕是对局势也不利的。”

拔离速一时沉默,半晌方才回头相顾一名大同来的万户,后者会意,摇头而去。

话说,导致金军终于改变了方略的,其实还真不是寒潮之下第二次总攻失利,或者说,导致了第二次总攻失利,本身就有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身后斥候来报,宋军打通雀鼠谷后,忽然急袭向北,速度惊人。

仅仅从几个重镇被围前洒出信使的时间次序,以及太行山几个山口被堵住的时间次序来看,金军也意识到了,宋军主力,甚至包括赵宋官家,那个喜欢画押成沧州赵玖的人,已经直接抵达太原城下了。

这个消息,再加上这个行军速度与军队调度规模,委实给河北这边的金军高层带来了极大震动,尤其是河东路的几个万户,包括元帅拔离速,都迅速转变了立场,开始放弃了对元城的坚持。而一旦不成也可以趁势放开河水,阻挠岳飞部北上的那个截河计划,也是那个时候得到了拔离速支持的。

但是,正所谓所有人都更担心太原,少部分开始思考真定或者河间,也不是没有人依然牵挂元城……新任万户蒲速越倒也罢了,杓合的态度格外坚决,金军高层必须要考虑这个实权万户的态度。

金军在河道上陡然加强了攻势,这让宋军稍微措手不及,但这并不能耽搁城下的推进作用,终于,两个巨大的、完全跟元城城墙高度相匹配的攻城塔也启动了。

高景山稍微紧张了起来,注意力也更加集中在了这两个攻城塔上,不过好消息是,他明显能感觉到,此时太阳似乎已经开始渐渐偏西了。

这说明时间在流失,他只需要撑住便可以。

话说,如果讲大名府那边的高景山是绝望中的坚持的话,那么太原府这里的完颜折合此时就是心情怪异了,因为城南的赵宋官家似乎在举行一场宴会,并进行一场明显具有表演性质的列阵。

场面很大,宋军营前那刚刚夯土而成没两天的将台上,桌案铺展广阔,无数军官近臣幕僚分列而坐,而虽然看不清楚具体动作,但是午后阳光下,外加微微积雪反射,俨然视野清晰,关城上的完颜折合也分明能察觉正中间那个摆在龙纛下的几案后是有人的,几案上似乎也是摆放着许多东西。

其实,这时候举行宴会似乎不是什么不能理解的事情,因为要过年了,城下举行宴会,进行列阵阅兵,然后大加赏赐,振奋军心,并以展示军力和物资对城内进行威吓。

这么一想的话,即便是昨晚还说赵官家不是临阵宴饮之人完颜折合也都觉得有些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