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火光(第5/7页)

拔离速见状,赶紧起身追上,却是就在篝火旁又拽住了对方,恳切相对:“折合,咱们也是几十年的生死交情了,这个时候真不该赌气……我若是哪里做的不如意,公事你尽管在军议之上说出来,私事也可以现在来讲……”

胡子拉碴的完颜折合看了眼拔离速,又看了眼摸着血渍匆匆爬起来的突合速,终究是微微一叹:

“都统想多了……我如何不知道这一回是国战,是两国生死大战?如何不晓得那些混账一日比一日混账?如何不晓得这铁岭关前后,无论胜败得失,这时候都该使出浑身解数顶上去?而且俺这人只会打仗,你若有军令下来,我也一定会尽力而做……你刚刚若说一句不许后撤,我也不会说啥的……只是都统!我就是不明白,大金国的铁骑为何会成这个样子?不是说宋人为啥能打敢打了,而是说咱们女真人为啥就不愿意吃苦了?为啥想的越来越多了?当日老都统在的时候,可没这些事情!”

拔离速无法回答对方,或者说他虽然知道答案却不愿回答对方,更兼对方表态一定会遵守军令,反而瞬间没有之前的那般推心置腹之意。

完颜折合见状,也不多话,与有些愕然的突合速点了下头,便直接转身去了。

须臾片刻,只能说女真人的军纪尚在,折合部虽然叫苦不迭,却还是速速依着猛安谋克迅速集合起来,然后集中了大约五十个谋克,合五千精骑,连夜向东,准备从东侧绛县与太行山之间的通道绕过去,去夜袭李彦仙。

在河东数年,金军诸将对地理还是通晓的,大约一算,一百二十里距离,在战马一次远程奔袭极限之内(两百里)。

这个距离,如果快了,估计两三个时辰(四-六小时),也就是午夜前就能到了,再慢一些,比如说折合想留下撤退的余地,把马速缓下来,那也最多就是午夜偏后。

总而言之,这是一场在骑兵作战理论半径之内……而且女真骑兵绝对玩过比这更苦更极端的战术动作……但是依然很危险,很考验部队能力的突袭。

尤其是眼下,金军似乎失去了那种撼山断河的气,却不晓得能不能撑下来了。

但事实就是,完颜折合不折不扣的完成了军令,午夜时分,在不确定有多少人掉队的情况下,这名金军宿将成功抵达关后,稍一整备,便开始对极为简陋的宋军营盘放火突袭。

这就是骑兵,这就是精锐骑兵的强大与存在意义。

骑兵从来不具有什么战略上的机动性,没有骑兵可以脱离后勤日夜行军,来个半个月转战三千里,但数日内,从战术上,他们就是可以做到步兵做不到甚至想不到的事情。

而完颜折合既然发动突袭,火光四起,杀声震天,随即,拔离速也即刻率本部自关前发动突击。

坦诚说,李彦仙轻敌了。

他也是人,在老对手娄室死后,在枯坐八年以后,全军北伐,作为唯一握有黄河对岸大据点的方面帅臣,与韩世忠战前的姿态不同,他分外渴望自己能够伸展拳脚,能成为主攻方向的先锋。

他也的确率先抢得到了铁岭关,但偏偏上下太疲敝了,一旦抢到关口,就更是有了一种莫名的安全感。

而且,他来到铁岭关后也并没有什么过失——夺取了铁岭关后,立即夹关设营,而且不许关北溃军入关,只让他们背关立营,然后来不及去处置白天的混战,便派出了哨骑穿越了刚刚平息的战场,去侦查金军动向。

但拔离速在白日混战的部队刚一撤下来的同时,便敦促完颜折合趁黑出兵了。

所以,他只是没有做出预判而已。

但说来说去,依然是轻敌了,只不过这个轻敌轻的不是个人心智,而是为了抢功而冒进,因为冒进而将本部军队陷入到一种极度疲惫的状态,而这个状态在黑夜中使得军队事实上丧失了控制与组织能力……一句话,他高估了自己的军队,低估了金军的决意,而且他该早早通知韩世忠的。

与此同时,更直观和要命的是,李彦仙的部众战斗力也委实是良莠不一,这点从战斗过程可以轻易窥出。

混乱从阎平部开始,疲兵遭遇夜袭,其部仓促立起的营寨被金军轻易踏平,部队散入黑夜。但很快,金军的突袭部队就被第二个营盘,也就是董先部给拦了下来……董先这个人,公认的贪财,但公认的善战,混乱在他防区内明显缓了下来,这给了宋军一个喘息之机。

李彦仙登关,遥遥望着这一幕,面沉如水,却偏偏没有什么好法子。

夜袭嘛,自古以来如此,他只能坐镇关内,自内向外稳住各处营盘。真要是强行夜间出兵解救,以自己这些外围部众的兵马水平,外加此时这种疲军状态,怕是混乱本身吞噬的士卒数量会远远超过这支奔袭骑兵本身的杀伤……而且还是那句话,军队太疲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