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安排(第6/8页)

“吕卿,你须晓得,朕在东南大起公阁,根本上是为了安抚东南、推行新政,而推行新政是为了减轻百姓负担,让他们不至于被北伐压垮;用许相公,根本上也是因为他的中枢经验、政治才能和东南人望……这些都是堂堂正正的,坦坦荡荡的,也都是为了北伐能多一分胜算!”赵玖摇头笑对。“你难道以为朕一开始就是为了什么阴谋才搞的公阁、任用的许相公?”

吕本中愕然当场。

“吕卿,朕如何不晓得,自己要你做的是阴私事?但问题在于咱们之前坦坦荡荡、堂堂正正都是为了北伐。而北伐,虽说是大势所趋,却难道也是十拿九稳?”赵玖继续摇头笑对。“朕一开始说的,便是万一北伐失利,朕也回不来,咱们的堂堂正正都要垮掉的局面……这个时候,就得有人出来替朕做这些坏事了。”

“官家。”吕本中听到这里,不知道是意识到了‘回不来’三个字,还是因为被官家逼急了,却是眼泪都下来了。“臣真不是推诿……官家的知遇之恩,还有对我们吕氏的抬举,莫说是臣,便是我们全家都该为官家赴汤蹈火……但此事,此事委实匪夷所思,且不说臣之无能,便是许相公其实也是个忠臣,断不会因为一些靖康旧恩,就去拥立太上渊圣皇帝的。”

“是啊,他是个忠臣,你也是……令尊吕公相也是!”

赵玖望着对方一时感慨,算是终于收起了那丝让对方一直胆寒的笑意,但接下来的话语,却直接将对方封冻。“但是吕卿,你还没想明白吗?这些东南形势户,是没那个本事脱离朝政体制另起炉灶的,若是他们以刘大中为领袖,终究要归到首相赵鼎身上,可若是以许相公为领袖,却也少不了以你父亲为遥尊的……哪怕你父亲也是忠臣,也不愿意掺和,可当日你父与许相公共同执政时提拔的人物照样会聚拢起来,以他们二人为尊。至于朕一定让你去处置太上渊圣皇帝这件事情,你想想,既然太上渊圣不重要,那重要的是谁?或者说,这件事里重要的到底是什么?”

吕本中摇摇欲坠,几乎不能站立。

因为赵官家已经将逻辑和答案说的非常清楚了……如果北伐失利,赵官家回不来,那么反对派必然会在东南顺着公阁形成真正的反动政治势力,而一旦形成政治势力,便会理所当然随着刘大中、许景衡这样的东南巨头勾连成党,导致国家回归妥协与议和。

而在这个过程中,刘大中那里,根本上还是会联系到赵鼎,许景衡背后,根本上还是会联系到自己亲父、前公相、中兴第一名臣吕好问!

刘大中-赵鼎那条线不知道官家是如何安排的,可许景衡和自己父亲这条线,官家却正是要他吕本中自己来亲手破坏——自己这个吕公相的嫡长子,在许相公的治下,在东南腹心之地,替官家处置掉了太上渊圣皇帝,则吕许二人的政治号召力自然会瞬间崩塌。

届时,便是东南公阁想再形成成气候的在野政治势力,却也不可能这么快了。

这种政治安排,很残忍,很无耻,甚至有一种匪夷所思的无理……但是吕本中却无法感觉到愤怒,也没有什么背叛感,因为他心知肚明,这只是一种极端情况下的安排,是建立在对面这个官家遭遇大不幸的情况下的安排。

一个天子,以交代身后事的方式要求自己这个臣子做这种匪夷所思,而且只能靠自己自觉才会完成的事情……本身就很无奈了。

甚至,反而显得有几分坦诚与正大光明。

“吕卿。”

烛火下,过了很久,赵玖方才微微唤了对方一声。

“臣在。”吕本中俯首以对。

“不要笑朕。”

“臣不敢。”

“朕明明说过,朕死后,哪管他洪水滔天?结果还是忍不住定下这种阴私的身后手段,而且还是要你自己亲手毁弃自家前途……”

“是臣不能为官家分忧,臣心里明白,但凡臣有几分离了家父和家世的真正本事,早就随官家去前线了,也只有这等要借臣家世的事可以有些作用。”吕本中一揖到底。“便是这件事情,官家也本可不必跟臣说,以臣在政务军事上的愚钝,官家直接让杨统制安排一人,或者干脆让仁保忠留在凤凰山,足可做下此事后再推到臣身上……官家愿意跟臣说,已经是念在君臣一场,照顾臣心意的意思了。”

赵玖沉默了一下,避开了这个话题:“既如此,你也不必答,记住今天这话,到时候看局势,愿意做不愿意做,其实都无妨,反正朕也不晓得了……今日就回去吧!”

吕本中听到这里,一时忍不住,便几乎要当场答应……却还是咬牙忍住,低头退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