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第2/2页)

念娣说是怕陈霖,也不全是,人的感情太复杂了,九岁的念娣年纪还太小了,根本想不到别的。

不过这并不妨碍念娣听陈霖的话,这不,哪怕多不愿意,还是老老实实的拿起了毛笔来,在铺好的雪白的纸上开始书写起来。

看着还挺认真的,陈霖无奈,每次都是这样,开始都是不情不愿的,一旦拿起笔来,还不是又老实了。

他都不知道说她什么好,算了,回头多给她一块糕点好了。

家里的糕点,大部分都是经过陈霖改良的,在家用不着他动手,自然有娘亲和姐姐们来做。

陈霖大部分让姐姐们做的,都是现代的蒸糕,偶尔也会做包子,哦,这边的人管这叫馒头,包子则是另一种食物,用荷叶、豆皮包裹馅料所作的食物,就叫做包子。

反正跟现代人印象里的叫法,都不大一样。

他也是到这里以后,才慢慢习惯的,像这边叫炊饼的玩意,才是馒头来着。带馅料的包子,叫做馒头。

他们家就经常做,好吧,他不管,就是叫包子,而且还是各种口味的包子。

比如灌汤包,谁让他们家开养殖场的呢,猪肉就没有限制,而且他们家的猪,品种是跟野猪合出来的,长的贼壮实,毕竟没了那啥啥的幸福生活,只能一门心思吃吃吃,还不运动,想不长肥都难了。

正因为如此,每一次做好吃的时候,都是他几个姐姐既痛苦又快乐的时刻。

念娣会这么勤快的跳操,也是为了能吃更多的好吃的,还不怕变胖,虽说在大宋没有减肥这么一说,可女为悦己者容这话,任何年龄层的女生都适用。

更何况他家有七个姐姐,这还没算上堂姐呢,不过女生也有女生的好处,回家送礼的时候,就比较好选了,去城里最热门的首饰店,选一批出来就行,他家娘亲就是这么干的。

虽然陈霖嫌弃有些款式比较丑,到底是经受过现代的审美的洗礼的,有些太辣眼睛,也就这个时代的人才会喜欢。

更何况,陈霖学习好,还学的认真,先生恨不得将自己所学,都倾囊相授给他。

陈霖倒是觉得这个先生亦师亦友,而且先生的字写的非常好,据说蒙学的先生也去考过几回,只可惜都榜上无名,这不,就回来教孩子们开蒙,顺便沉淀一下自己的心情,来年再继续科考。

学海无涯,回头无岸,一旦开始科举了,这辈子就只能跟科举死磕了。

在这个时代读书人,唯有科举一条出路,特别是穷人,那就是不顾一切的飞蛾扑火。

屡试不中的结果,能将一家人都拖累了,这也是为什么陈霖这个开蒙的先生,决定停上一段时间来沉淀自己,否则一直这么考下去,他那个家也完了。

像陈霖他爹,就对未来充满了干劲,废话,培养一个读书人,那得多少银子?

买书不要银子?买文房四宝不要银子?进京赶考不要银子的?

这么一想,不抓紧赚银子怎么行!

别说他爹了,就是陈霖也充满了危机感,他们家就是妥妥的普通百姓,考上状元这个理想,任重而道远。

目前来说,光是他前面的五个姐姐出嫁的嫁妆,还有的攒了。

古代女子出嫁,家里的兄弟做靠山是其一,那傍身的嫁妆,也是在婆家的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