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第3/4页)

也就年余时日,世事斗转星移,一切都不一样了。

曹昆德却没表露出太多意外,他愣了愣,神情近乎是惊喜的,“怎么到京中来了?快来,让义父仔细瞧瞧!”

青唯没动。

她和曹昆德不一样,在外多年,迫于形势时而不得不伪装,可是能做自己的时候,她必然只是自己,去年在冬雪中遭遇追兵的场景历历在目,左骁卫劈过来的那一刀,把当年曹昆德在废墟中捡到她的救命之恩也斩断了,眼下恩仇相抵,她既不怨他,也不欠他。

“我在中州看到了白隼。”青唯道,“是义父的吗?”

深宫中人,变脸比翻书还快,曹昆德听了这话,脸上的笑收起来了,慢条斯理地道:“天上的鸟儿这么多,随便一只就是咱家的,咱家岂不手眼通天了。”

青唯跟他债孽一笔勾销,今日登门,自然不是来叙旧的,她单刀直入,“我一直不明白义父这样一个深宫中人,为何要卷进洗襟台这场是非,从前我只顾着找师父,心思到底没往这上面放,近日我闲下来,倒是有了些眉目。”

曹昆德没说话,安静听她的“眉目”。

“义父也是人,是人就有过往与来历,循着往昔去找,终归能找到一点蛛丝马迹。”

只不过像他们这样的无根之人,人们往往会忽略他们的来历罢了。

“后来我托人查了查,义父不是京中人,早年出生在一户耕读人家,甚至进过学,念过书,后来您被送去一家大户人家做伴读,大户人家一夕败落,把您卖去了劼北。那年间大周离乱,民生多艰,您在劼北待了几年,跟着流民一路流亡到京,一咬牙,进宫做了公公。”

这些来历不难查,宫中的裆库里都有记载,无论是赵疏还是谢容与轻易就能翻看,甚至更详尽的都有。

曹昆德问:“还有呢?”

青唯没说话,还有的她为什么要告诉他?一碰面就露底牌,她就不是温小野了。

曹昆德笑起来,笑声又尖又细,“可真是天地良心,咱家命苦就罢了,这么些老黄历,居然被一个刚长大的小丫头翻了个底掉儿,挖空心思地找线索,跟咱家做了什么缺德事似的,墩子,你说是不是?”他悠悠地道,“温小野,你是咱家的义女,咱们父女一场,你想知道什么,义父定然会告诉你,不如你过来,义父和你细细说。”

青唯仍旧没动,“义父在深宫行事不便,该掀的浪头却一个没少,朝中应该有人与你合谋吧?与你合谋的人是谁?”

“瞧你这聪明劲儿,叫咱家说你什么好呢?”

青唯道:“不过想来义父也不会相告,义父为人虽不怎么有底线,但是利益至上么,事情未完成前,您是不会出卖您的盟友的。”

青唯说着,看了眼天色,夜空已彻底暗下来了,“天晚了,青唯告辞。”

她折身便走,拂来的秋风霎时间灌满了她整个衣袍,墩子被她这一身煞气慑住,意识到她来者不善,后知后觉上前拦阻,屋里头,曹昆德却道:“回来,你拦得住她吗?”

等青唯走远了,曹昆德看着桌上的金丝楠木匣子,定了会儿神,缓缓打开。这匣子里的东西吸多了伤身,太医院的医官说他年已老迈,身子大不如从前,这半年他有意识要戒,今日不知怎么,瘾来了竟压不下。

粉末抖在金碟中,放在小灶中微微烹了,肉眼可见的青烟顺着细竹管一路淌进他的肺腑,百骸在沉沦后焕然一新,曹昆德这才悠悠道:“她是重犯,这么着急进京,京外十八道关卡守着的官兵是吃素的?肯定早发现她了,凭她再聪明都没用。她曝露了踪迹,不敢往江家去,只能进宫找小昭王。这深宫之门哪是这么好进的?好在她知道咱家的隼养在哪里,唤来隼,骗你去宫门接她,才是她的目的。适才一番话,试探咱家只是顺便,她醉翁之意不在酒,心思早就落在了别处。东舍去昭允殿的那条路,咱家带她走过一趟,原本呢,是想让她信任咱家,莫要轻易投奔他人,没想到她和这小昭王缘分这样深,假夫妻也做成了真夫妻。不过无碍,她的罪名还在呢。去吧,深宫守备森森,有人闯入,巡卫到底该有觉察,去知会一声,就说有贼人闯昭允殿了,请禁卫前去捉拿。”

-

谢容与近几日都在礼部彻查洗襟台登台士子的名牌,这日刚入夜,他与礼部几位大员还未议完事,就见祁铭匆匆过来,在值房门前拜下,“殿下。”

谢容与一见他的神色,便知道事态有异,与几位大员点了点头,离开值房,“怎么?”

祁铭前后看了看,低声回道:“我们安放在吉蒲镇关卡的暗桩似乎发现了少夫人的踪迹,称是少夫人已经到了京中,眼下……似乎闯进宫里来了。事态紧急,小的把这暗桩带了过来,眼下他就在衙署外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