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捷报(第2/3页)

左思右想,祁太尉倏然起身,决定先写封信去将人骂一顿,好让闻斐冷静冷静。

大步流星走在去书房的路上,半道却遇上了一脸高兴的祁骏——这两日正过年,小孩子穿了一身红,看上去喜庆异常。平日里最怕见到父亲被考较的小孩儿,今日见到祁太尉时却是眼睛一亮,迈着小步子“吧嗒吧嗒”跑了过来。

祁太尉本来憋着气,见儿子向自己跑来,脸上紧绷的神情也不由得缓了缓。正想斥责对方这般跑动不合礼仪,想到大过年的,便又算了:“骏儿何事这般高兴?”

祁骏在祁太尉面前还是老实的,先是乖乖行了一礼,这才从小袖子里掏出封书信递出去:“阿爹,北州来的信,是表兄送回来的吧?你快看看上面写了什么?”

之前祁太尉往北州送年礼时顺带送了封家书,闻斐的信也一样是提前跟着年礼送回来的,并不算回信。算算日子,这封信送来的时间倒像是回信,只是祁太尉心中却不免狐疑,毕竟闻斐从前可没有短时间内再回信的习惯。

再说闻斐都趁着年前发兵攻打漳合了,也不像寻求他意见的样子。

果不其然,信刚展开祁太尉眉头就皱了起来,一目十行看完之后便对祁骏道:“不是你表兄送来的,是你牧姐姐的信。”

祁骏听了有点小小的失望,毕竟在小男孩儿心里,战无不胜的大将军表兄更令他钦慕向往。不过失望也只是一瞬,他又好奇问道:“牧姐姐信上说什么了,可有提到骏儿?”

祁太尉心中的气恼忽然散了些,伸手在小孩儿头上揉了把,倒也没有糊弄他:“行了,没提到你,是说你表兄又出去打仗了。”

祁骏不爱被摸脑袋,有点想要护头,但父亲难得有这般亲近的举动,他又忍住了。听到牧锦瑶信中没提到自己也不生气,相反双眼亮晶晶的问父亲道:“表兄又要打仗了?阿爹,表兄这次也会赢的对不对?到时候再骑着高头大马回来,可威风了。”

祁太尉扯扯嘴角,没太将小孩儿的话放在心上,随口道:“她已经赢了。”

小孩儿闻言可高兴了,小胸脯挺得高高的,一副与有荣焉的模样,压根不明白大人们背后的考量与得失。得到满意的答案之后,他也没缠着祁太尉,很快告退,然后一蹦一跳着跑走了。

祁太尉站在原地看着他跑远,也没再管什么规矩礼仪,直到那小小的身影消失在视线范围,这才低头又瞧了眼手中书信,蓦然一叹——锦瑶很好,不仅能帮阿斐遮掩身份,也能照顾她的生活起居。可惜就是脾气太软了,压根管不住她!

想了想,祁太尉还是去了书房,研磨挥笔洋洋洒洒写了封信,几乎将闻斐骂了个狗血淋头。如此心里憋着的那股气才算散了些,封口之后命人送往北州。

仍旧是那句话,长安距离北州实在太远了,更何况闻斐此时领兵征伐乌羟,压根不在北州也收不到祁太尉的信。倒是长安这边,自那封攻克漳合的战报送来之后,西北的捷报就跟不要钱似得往长安送,就连街头百姓都知道他们的大将军又打胜仗了,宣室殿中的皇帝更是乐得合不上嘴。

接连几封捷报送到,士族们终于反应过来,闻斐压根没有皇命就敢调兵。这事往重了说甚至可以扯上谋逆,就算皇帝轻拿轻放,他们也能借着此事让对方脱一层皮!

世家出身的官员们摩拳擦掌,连夜写好了弹劾的奏疏,只等过完年开朝,便一股脑将这些送上皇帝的案头。岂料半个月年假过去,终于等到开朝的日子,还没等他们将弹劾闻斐的奏疏送上去,西北八百里加急的战报便先一步送进了宣政殿。

彼时皇帝高坐殿上,听到殿外又有西北的加急战报送来,冕旒下的面色已经很平静。最近看多了捷报的他大手一挥,决定在开朝的日子讨个好兆头,于是让传信兵上殿通报。

传信兵上殿叩首,一身风尘,眼睛却亮得惊人:“陛下,西北大捷,大将军率兵攻克乌羟国都,乌羟国王已俯首称臣!”

之前闻斐便一直往长安送捷报,可普通的捷报与攻克别国国都的捷报哪里能比?即便乌羟只是小国,可国都一破王室被俘,也就代表着这片土地被彻底拿下——这是真真正正的开疆扩土,还是在不耗费朝廷一粒米粮的情况下的开疆拓土!

宣政殿中霎时一静,别说满殿群臣了,就连高坐上首的皇帝都倏然起身。因为动作太大,冕旒撞得“劈啪作响”,皇帝也顾不得了,三两步走下殿来一把夺过传信兵手中的战报。

一目十行看完,皇帝忍不住连喊了三个“好”字,喜不自胜。

当此时,朝臣们面面相觑,随后便齐声恭贺皇帝再拓疆土。俯身而拜的士族官员们捏捏袖中弹劾的奏疏,有些为难,也有些尴尬,只得暗暗将之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