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第4/4页)

那柴油机的马力似乎有点小,发动的时候直冒黑烟,把坐在后面的戴誉二人呛得直咳嗽。

“队长,您这柴油机马力不行啊!”戴誉嘟哝,“这机器得换啦!”

“换什么换,换了也是浪费。”陈队长一手操纵着舵杆,一手抬起来指了指前面的桅杆,“等到起了风,把帆扬起来,就可以关掉机器用风力了。”

船行半个多小时,陈队长带着他们从驾驶室出去,冲着甲板上的渔民们吆喝道:“社员们注意啦!开始下网了!”

戴誉让夏露在一边等着,他跑出去帮着渔民们将渔网、浮沉子以及缆绳钢丝什么的推进大海里。一根棕绠系在这艘船的船尾,另一根棕绠则直接抛到与他们并行的另一艘机帆船上。

两艘船张开渔网,等待鱼儿咬钩。

做完了这些,渔民们就彻底放松了下来,拿出锅碗瓢盆和淡水,开始在甲板上开灶做饭。

“戴同志,你们也没吃早饭呢吧?”

“没有,我俩早上起得早,趁着天色好,看了一场日出。”

“哈哈,那正好能尝尝我们船上的吃食。”

戴誉和夏露一人得了一碗用各种贝类以及海带紫菜煮的面片汤,烹饪方式极其简单,佐料只有盐巴,就突出一个鲜字。

戴誉把贝类都挑给了夏露,自己把剩下的连汤带面全吃了。

吃饱喝足,他就开始跟陈队长胡侃:“咱们这船也太威风了!我最开始以为出海用的都是岸上那种舢板或者风帆船呢,没想到现在都用上柴油机了。”

“哈哈,以前确实使用舢板的。我们那会儿都是单干,每户一个舢板,没什么规模。十年前成立了渔业互助组,把大家组织到一起,产量比单干的时候翻了一番。后来又成立了渔业生产合作社,”陈队长指了指脚下,问戴誉,“你猜这种机帆船我们合作社里有多少对?”

戴誉故意往少了猜,“两对?”

陈队长伸出三个手指:“三对!当时还买了十万只鱼钩子,可气派了!”

“那你们确实挺厉害的!”

戴誉琢磨着,金沙大队这种渔业规模,在附近应该是比较富裕的了,不然机械厂的分厂也不会落到这里。

戴誉陪着陈队长和渔民们聊天,夏露拿着照相机给他们拍了几张照片,又对着海面上的海鸥抓拍了两张。

感觉时间没过去多久,陈队长再次扯着嗓子吆喝开了:“全体社员们注意啦,赶紧去甲板旁边拔网!都小心一点,别让鱼掉了!”

戴誉跟着大家一起“嘿吼嘿吼”地喊着号子,将渔网一点点往上拽。夏露跑过来加入渔民们的队伍,帮着他们将挂在渔网上的小鱼快速取下来扔到甲板上,之后还有捡鱼装箱的活。

等他们互相搀扶着回到岸上时,两人都已经直不起腰了。

“渔民这活,真不是一般人能干的。”夏露锤着腰感慨。

“是挺累的。”戴誉扭头对她笑道,“不过,得恭喜你啊,这次没晕船。”

夏露:“我好像忙忘了……”

*

白天游泳拍照吃海鲜,晚上回屋贴贴,二人在金沙大队逍遥自在了一个多礼拜。

离开的时候,他们是带着满满的回忆和满心的不舍踏上归途的。

对着送他们离开的陈队长夫妻,夏露甚至还哭了鼻子。

“也不知道这辈子还有没有机会再来一次了!”

戴誉把手帕递给她,安慰道:“咋没有呢,等那个潮汐站建成的时候,咱们再求着王院长来出差一次。”

返回北京以后,他们的日子又恢复了平静。

戴誉抽空去了一趟章教授家里,给他带了些特产。

不过,他这次却意外地在他家碰到了已经毕业的袁冰冰,袁师姐。

“袁师姐,你毕业分配去哪里了?”

袁冰冰摇摇头,看向章教授。

她的毕业分配一直没定,今天过来就是听章教授安排的。

章教授的视线在他们二人身上转了一圈,随后对着袁冰冰平静开口:“‘0’号项目需要一个人去配合工作,咱们这边我推荐了你去。你要是没什么不同意见,明天就收拾收拾去基地吧。”

袁冰冰闻言一喜,冷冰冰的脸上难得现出笑意。

“谢谢您对我的信任!”

章教授摆摆手:“行了,那边环境比较艰苦,你别埋怨我就行。好好干!”

袁冰冰本就不是口舌多伶俐的人,一再保证不会辜负老师的教导后,高兴地离开了。

看着袁师姐离开,戴誉将带来的海货递给章教授:“看看,我出差一趟还惦记着给您带礼物呐!”

“怎么,你小子想挑我的理啊?”章教授接过东西瞅了瞅,都是海带海蜇鱼干之类的,便没推辞,“你对0号出力最多,我却没让你去出任务,你就没点想法?”

“没有啊。项目是项目,任务是任务,一码归一码。袁师姐跟着您学了这么多年,自身能力也突出,肯定比我更合适。我还得留在您身边,跟您多学几手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