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救出(第2/4页)

俞姝听到哽咽之声,便让薛薇拿了帕子给两人。

她问了个问题,“不知令尊当年所犯何罪?”

两人说了。

她们父亲乃是宁远知府,原本仕途也算顺畅,但是卷进了科举作弊案中,这才被抄家流放。

方氏姐妹对于父亲的罪责,算是认了。

“彼时作弊成风,爹确实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才招致事情败露,被朝廷惩处。”

俞姝在此时,低声评了一句。

“可是天下科举,不都是这样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考官,并不止方大人一人。”

两姐妹在这话里都垂了头。

天下科举早就乱象频生,方知府只是被抓成了典型,杀鸡儆猴罢了。

方知府是被惩处了,这科举乱象有没有被止住,就不得而知了。

五爷让两人走了,赏赐了些东西。

只是那两人一走,他便叫了俞姝。

“阿姝方才怎么想起替方知府说话?纵容作弊,他罪责不冤。”

俞姝说确实不冤,“可是五爷有没有想过,也许方大人也想要科举的清明,只是凭他一己之力做不到罢了。”

不光做不到,若是反抗,可能遍体鳞伤;那为什么不顺水推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呢?

俞姝喃喃,“这朝廷……”

她没有说下去,拉了长长的尾音。

五爷皱眉看向了她,“阿姝想说什么?”

俞姝在他这句严肃的问话中笑了。

她没有办法,在忠守朝廷的定国公面前说:“这朝廷,早就烂透了……”

她说没什么,转身避开他的目光,要去看暮哥儿。

可她刚走了一步,就被人拉住了手。

男人的手力道很重,拉扯着她不能前行。

“五爷有什么事?”

她问他。

五爷没有开口回应,只是默默看着她。

她对朝廷的态度,始终是那么的反感,这其中,有什么原因?

五爷将她拉到了身边来,她显然是不愿的,道,“我听着暮哥儿醒了,过去看看孩子。”

“他没醒。”五爷点破了俞姝,“坐下同我说会话。”

俞姝笑了笑,并没有顺着他的意思坐下,只是站着同他玩笑,“我同五爷每日都能见到,还有什么好说的?”

她说着笑着,五爷却一点都不想笑,见她还不肯坐下;他拉着她的手,她也只有向外的力道;他干脆长臂一伸,将人拦腰抱到了身上。

俞姝睁大眼睛去看他,隐约可见男人刚毅的面容。

她推他,男人精壮的手臂似天柱一般不动如山。

“五爷做什么?”俞姝不悦。

男人用臂膀圈着她,不许她离开。

他看住她的神情,突然问了一个问题。

“阿姝的父母亲族里,如今在世的还有几人?”

她从前只说父母都没了,兄弟姐妹里只有一个长兄,失踪之后完全没有踪迹。

除此之外的其他亲族,她一次也没提过。

他这般问了她,想知道是不是她的亲族之中,也有似方知府一般的遭遇。

他看住她,俞姝却笑起来。

“五爷怎么想到问这些?我随着爹娘外出做生意,老家甚少回了,同族里的人并不相熟,甚至都记不住了。”

五爷却越发握住她纤细的手臂,盯住了她。

“是吗?”

她说“是”,神色很平淡。

五爷抿了抿嘴,又放缓了声音同她道。

“我想着,你以后是我的妻,若是你族中有亲眷曾陷入冤案,大可以将旧事翻出来重审。”

若是把冤屈平了,她心中的不平是不是也能平了?

俞姝在这话里,越发想笑。

“那若是我亲眷真的犯了罪责,没法平反呢?”

五爷皱眉,握了她的肩头,“所以,你亲族到底曾出过什么事?”

俞姝笑得不行,目光向着远处看去。

“哪有什么事?我们不过是乡野小民罢了,上没有恩泽,下没有冤屈。五爷想多了。”

她家因为贡桃出事,不过是五族被灭罢了。

她没有冤屈。

她只有仇恨!

但这些,都与定国公詹五爷没有关系。

定国公府还是皇恩泽陂的第一公府,而定国公詹五爷本人,也是攘外安内的第一忠臣。

庭院里秋风阵阵,扫着初初落下的落叶。

她说五爷想多了。

“我父母亲族并没有什么冤屈,今日只是听闻方知府的事情,稍有些感概罢了,五爷不必当做一回事。”

其在这时,暮哥儿在厢房里哇哇哭了两声,俞姝从男人怀里挣了出来,看暮哥儿去了。

她离了去,怀里空落落的。

可她在他怀中之时,也全无亲近亲密。

不是她说得那样。

她偷偷地藏了许多秘密,这些秘密,她一个字都不肯说与外人。

而他对她,也是外人。

……

满月酒宴结束,定国公府又恢复了平日里的安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