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说破(第3/5页)

城里全是叛军,林骁已被叛军包围了。

男人在这形式之下,仍然倨傲地仰着头。

“我自然是要回来的,不然由得你再嫁人?!”

宋又云不知他怎么扯到这里,连连表示自己不会。

她说着,感受到他的不悦,低声道,“你要是之后不想在虞城,等我事情做完,我们就离开,你觉得行吗?”

林骁没说行或者不行,只是眯起眼睛盯住了她。

“你还有事没做完?什么事?从朝廷窃取来的情报,没来得及禀给俞厉吗?”

宋又云被他眼神吓到了。

她连道不是,“与朝廷不相关,是虞城自己的事情……”

是俞厉妹妹俞姝的消息,虽然俞姝就是五爷的韩姨娘……但,她决不可让林骁知道。

林骁疑惑,宋又云知道他想问,摇了头,声音低了许多。

“别问了,我不可能说的,不可能告诉你的……”

林骁闻言,见她不仅不肯说,还一副被他欺压了的模样。

气得把手一甩,转身往虞城家中走去。

冷冷一哼。

果然是细作!

*

一夜之间,虞城易主。

俞姝一直让人留意虞城的动向,听到消息,连日以来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腹中有微微的动静,她不能确信,用手抚了抚,腹中又安静了下来。

她朝着南面天空看了过去。

不知道那位五爷,怎么样了。

定国公詹五爷带人直奔襄阳而去。

只是在到达襄阳前夕,忽然传来紧急消息。

道是身后有襄地城池结盟反扑,欲断五爷所率领朝廷兵马的后路。

消息传来尚需一日,眼下说不定已经被控制了来路。

朝廷兵马单刀直入深入襄地腹地,若是此时被断了后路,再被襄王世子率兵合力围剿,只怕形势立刻就要大变。

五爷虽然也安排了人手,但战局多变,此刻不由地陷入了困境。

他率兵暂歇,与麾下将领商议对策。

可是对策还未商议出来,又来了一路消息。

“国公爷,后方之围已解,咱们的兵马重新占领了城池!”

五爷讶然,“这么快?”

以他留下的兵力,取胜不是没有可能,但少说要僵持三五日,没想到竟如此快。

他不由问,“难道有援兵不成?谁率领的援兵?”

报信的人立时道,“援兵乃是、乃是……”

穆行州都急起来了,让那人快些说,“援兵还有什么不能说的?”

报信的人一脸为难,“小人也不知道算不算援兵,但咱们的人这么快反攻回来,乃是得益于虞城将军俞厉的襄助!”

俞厉。

众人皆惊。

五爷默然。

报信的人还在说着,“俞厉率军襄助之后,没有靠近城池,立刻撤退返回了虞城,与咱们的兵马没有丝毫对抗。”

也就是说,俞厉这般,纯粹是为了帮助朝廷,是为了还五爷助他取回虞城之情。

营帐中不乏有将领说俞厉,“投桃报李,大将风范。”

还有人立时道,“这般有勇有谋有义的将领,若是能诏安入朝廷,就好了。”

五爷在听闻“诏安”一词的时候,也不免心动了一时。

不过他摇了摇头,“这事恐是不可能了。听说俞厉夺回虞城翌日,撤下半城俞旗,换上了袁王长子的旗帜,可见已经选定新主,又怎么会归顺朝廷?”

众人听闻,皆道可惜。

也有人道,“如今他既然领了朝廷的情谊,不若再争取一番?”

五爷闻言一笑,摆了摆手。

“罢了。俞厉是重情重义之人,认了主便不会更改,此事不必再提。”

……

后患已除,五爷直取襄阳心无旁骛,不过两日的工夫就到了襄阳城下。

襄王世子见他一路势如破竹,也晓得自己不过是困兽之斗罢了,当天便开了城门,归降朝廷。

五爷自然留他一命,率朝廷大军进驻襄阳,当晚襄阳换旗,襄地半数以上的城池得了消息,也都纷纷投降归顺。

当天,襄地下起了春日第一场雨。

春雨滋润大地,融化坚冰,将血水洗去,将浊气荡净,将新一年春日的气息铺散在每一寸土地上。

长达经年的襄王之乱,至此终结。

五爷站在高高的城楼之上,看着细针一般洒向大地的春雨,深吸一口气吐了出来。

四王造反多年,时至今日,只剩下边陲两小王,那两王势力有限,脚下不稳,剩下的便是零星未投降的襄地城池,以及混乱的秦地罢了。

定国公詹司柏举目北望,仿佛可以看到京中为胜利而燃起的烟花。

平定天下,指日可待!

*

襄地全面瓦解,已在虞城众人的预料之中。

倒是袁王次子赵勉派人过来,想要说服他归到己方,被俞厉拒绝。

来人还想再劝,“俞将军如今跟随的,就一定是明主吗?万一某日那位主子人没了,俞将军又何去何从?还是尽早归降我们东翁,才能在秦地稳固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