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亲口(第2/5页)

先帝逝世更是把所有兵马一并托付定国公府詹氏,那是把这江山社稷都托付出去,一丝一毫地犹豫都没有。

撑的住这份信任的詹氏一族,必然要从上到下地约束这族人,不能有一点僭越之心,就算如此,也不乏有人盯着定国公府行事。

这位五爷是过继的嗣子,又因为生母的原因处境极其尴尬,可惜魏连凯当时为了儿子,未曾理解自己的外甥,这才有了同五爷之间的罅隙。

只是不晓得,当年他生母到底做了什么,终是害人又害己。

俞姝在百年国公府的深水轩里慢慢走着,檐铃发出清脆的响声。

她想这种禁忌之事,恐怕没人会详细地告诉她,但她似乎也没必要知道。

男人在抄手游廊的尽头,轻声提醒她抬脚,“小心台阶。风大,咱们回房吧。”

她跟着他往房中而去,房中暖烘的气氛令人稍显舒缓。

他带着她到了窗下烧热的暖床上,又让文泽上了茶来。

半盏茶下肚,俞姝听到那我五爷长长吁出一口气来。

“其实我跟魏家,并不只是这一点事,亦是因着我生母的缘故……”

俞姝微怔,她察觉到男人握着她的手下稍紧。

就在刚才,她还在想没人会告诉她,可是在想不到,会亲耳在五爷口中听到……

那五爷说自己的生母魏氏,当年极得宠爱。

他生父国公府二老爷不喜正妻朱氏,嫌她性子过烈,毫无温存可言。于是魏氏进门之后,立刻成了二老爷的宠妾。

魏氏得宠,很快生下了一个男孩,也就是詹司柏詹五爷,彼时五爷,是二老爷的庶长子。

二老爷自然疼爱,但也不能不顾正室,不久后又同正室夫人朱氏,生了嫡子。

一嫡一庶,一长一次,倒也算后宅平衡。

没过几年,朱夫人再次有孕,生了个白软乖巧的女儿,二老爷很是喜爱。

魏氏这边也盛宠不衰,她的儿子争气,启蒙早,练武顺,小小年纪就表现出惊人的资质,魏氏更加焦虑。

老国公爷无子,便将侄子们都叫到身边亲自教习练武,其中学的最好的,便是五爷。

魏氏勉强靠儿子才能稳住地位,虽然二老爷也没再有旁的妾室,多半到她房里来,但她还是总有朝不保夕之感。

尤其朱氏的女儿渐长,伶俐又可爱。

二老爷喜欢得不得了,取名淑悦,日日抱在膝头耍玩,而五爷彼时要上学堂,去老国公爷处习武,见二老爷的时候越发少了,魏氏只觉自己宠爱越发衰减。

她每日里见到儿子就念叨这些后宅争宠的事情,有时五爷习字,她也进来打断。

“你的字写得很好了,快点跟我去垂花门口,见到你爹就把他请到咱们院里来!千万别被淑悦那丫头又把你爹笼络走了!”

詹司柏只觉头疼,不肯顺着魏氏所言争宠,魏氏却不知怎么,通过魏连凯寻得了一扬州美人,献给二老爷做了通房。

二老爷在他们院中来往的次数多了起来,魏氏旧宠重提,终于有了身孕。

她本想生个儿子,但看二老爷对女儿喜爱远胜儿子,便日日求神拜佛,要生个漂亮女儿。

魏氏一门心思求神,可神明并不眷顾她,她没有盼来女儿,反而胎死腹中。

魏氏因为胎死腹中身子弱的不行,开始出现幻觉,常常半夜爬起来跑到詹司柏房中,抱着他又哭又喊,说有人要害她,害她儿子。

小小的詹五爷白日要读书练功,晚上还不得睡觉,让奶娘在她床边支了小榻陪着她。

一连半月下去,魏氏没好,六七岁大的小人儿可瘦了下来。

二老爷瞧着不是办法,就说请道士做法,恰好彼时魏连凯开新御膳房请了道士,二老爷与他关系不错,就商量让那道士进府替魏氏驱邪。

道士进了府,选了后院一颗枣树附近,正儿八经地做了场法事。

不知是不是起了效,魏氏果然好多了,连着几天都没再哭喊。

詹司柏原本不信这个,但眼看自己姨娘好了,也不得不信。

某日特特去了那大枣树附近瞧了瞧,他没瞧出来个所以然,却瞧见了前来耍玩的嫡妹淑悦。

彼时他七岁,淑悦三岁,他见淑悦要玩荡秋千,指了那枣树,让仆从系了绳。

他觉得不妥,见妹妹软软糯糯的可爱模样,一时没想太多,上前好言劝了一句,“妹妹不若去廊下耍玩,树枝亦折,并不稳当。”

但淑悦年幼听不太懂,只是睁着一双大眼睛看她,而她的丫鬟却对他一脸戒备。

他不愿惹人烦厌,只能走了。

谁料没过几日,突然出了事。

淑悦从那树上坠落了下来,树枝断了,淑悦一头摔在了石头上,磕破了脑袋昏迷了过去。

魏氏听说,当天精神满满地多吃了一碗饭,还跟詹司柏说,“等回头,娘也给你生个妹妹,保准比那丫头漂亮得多,更得你父亲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