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渠道(第2/3页)

薛薇走了进来,她让薛薇撩起帘子,打开房门。

薛薇惊讶,“今日风大,姨娘着凉怎么办?”

她道不怕,“我只想好生换一换这房中污浊之气。”

*

翌日,俞姝去了魏家。

她现在得了这桩差事,出门不在话下了。

郑氏见俞姝来了,吓了一大跳。

俞姝也把老夫人的意思简单说了说,郑氏眼里含了泪水。

“这可多谢老夫人体恤了,也要麻烦韩姨娘操持,我儿本也不是惹是生非的人。”

俞姝让她把具体的情形说来。

沈氏说和她儿子魏北海打架的人,叫做金夫人,也是个商户,在京城做珍珠生意。

金夫人和魏北海并没有什么大的过节,但也认识,说起来,还是姻亲。

沈氏道,“其实这金夫人和我们家从前也有些姻亲关系,只是北海一向不喜他,与他关系不好罢了。”

她说魏北海和离了的妻子楚氏,就是金夫人的表妹。

楚氏名唤楚俞姝,是魏北海从小指腹为婚的妻子。

但两人性情不和,成亲前魏北海就不想履行这桩婚约,但后来还是在一起了,可惜六年没有子嗣,最后还是和离。

沈氏说起前儿媳,甚是可惜,“远书那孩子性情算得柔顺,从前与北海也是两小无猜,后来不知怎么,两人常常吵闹,北海脾气比以前大了许多,最后还要闹到休妻。”

沈氏说家里不同意,“楚家从前与我家有提携之恩,休妻就是撕破脸面了,但北海说什么都不要她了,最后还是写了和离书给她……那孩子也是命不好,父母早就没了,跟着祖父母长大,我们怎么好意思欺负人家?我现在心里还过意不去。”

“那楚俞姝和北海现在还有往来吗?”

“自然是没了。”沈氏道,“正因如此,我猜不明白,北海怎么就跟远书的表哥打起来了。”

她去问过魏北海,魏北海先说看那厮不顺眼,后来金夫人使了钱,让衙门不放人,衙门审案的时候,北海就说是金夫人赌钱,是因为偷了他们家的药材,拿了当银去赌钱。

但这事根本无法证实,他们家没有发现有药材丢失,而金夫人也证明自己的药材是从楚家得来的,根本不是偷的。

因着这个,金夫人还状告魏北海污蔑,衙门打了魏北海十杖,更不放人了。

俞姝听了这些无法判断什么,就同沈氏约了明日去牢里看看魏北海再说。

她辞了沈氏要走,沈氏要送她一程,道,“反正我要去西大街上的铺子吩咐些事情,也算顺路,姨娘替我们忙碌,应该送一送的。”

俞姝闻言便点了头,到了西大街的时候,俞姝问起了沈氏家的铺子。

“家里不如从前了,也就剩三家御膳房维持生计。西大街这家生意还算不错,但北海出事之后,老爷无心打理了,只好我来盯着些。”

俞姝瞧不见那家铺子,听沈氏形容,说是有两间门面,原有五六个小伙计。

“前几日有两个伙计,家里出事回去了,我正让掌柜招人,要懂药材的、还要伶俐会办事的,不那么好找。”

俞姝暗暗想着,看来卫泽言之后派来的人,就是沈氏要找的人了。

海生御膳房和国公府关系复杂,也许五爷不待见,但若是查他们家有奸细内应,估计也不会。

俞姝暗觉卫泽言这个地方选得还不错。

可又听沈氏说了一句,“要不是生意还算可以,我家老爷可能就思量着把铺子盘了。”

“这是为何?”俞姝问。

沈氏指了指一旁的酒楼,“这酒楼生意蒸蒸日上,日日想把我们家这两间门面也盘过去,扩大门头。还给我家老爷开了个好价钱呢,不过老爷没答应。”

俞姝松了口气。

若是答应了,回头卫泽言派人过来找不到地方,她也就与人无从联络了。

海生御膳房眼下是她紧要的消息通道。

至少在她走之前,她只盼着这店生意兴隆,稳稳当当。

俞姝又跟沈氏说了两句闲话,回了国公府。

周嬷嬷已在浅雨汀等着她了,上下打量了她。

“姨娘这身衣裳还成,就穿这身去冷武阁吧。”

“冷武阁?”那可不是寻常后院中人能去的地方。

不过周嬷嬷把提盒塞进了她手里。

“这是鸡汤,五爷这些日也够累了,姨娘去看看五爷,与五爷说说老夫人派遣的事,也要让五爷晓得不是?”

她说着,见这位韩姨娘性子跟井里打上来的水似得,冰冰冷冷,又小声教他如何同五爷温言软语。

“……哪个男人不喜欢妻妾柔顺体贴,姨娘说是不是?”

俞姝说是,暗暗哼笑。

但话又说回来,她被困于此处,是该跟那五爷处好关系。

好歹多听取些有用的消息。

这么想着,俞姝就提了鸡汤过了竹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