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第3/4页)

一部分没找到熟人,便只能望着火车眼馋。

等到前者从火车上下来后,后者纷纷蜂蛹惹上,缠着他们给自己说说这火车与话剧是否一样。

答案自然是——

“一模一样!”

毕竟话剧的舞台完全就是按照京河铁路的内部构造搭建的舞台,火车上的设施自然与话剧舞台上的画面一模一样。

不论是喜欢小玖整个人的,还是喜欢这个故事的,或者是单纯对火车好奇的人,在得知这件事后,一个个看向火车的眼神全都充满了向往与赞叹。

唯一可惜的是:这火车车厢的数量真的太少了。

就十个车厢,一次就能卖出十张车票而已,虽然价格昂贵,但是数量太少,这火车真的不会亏本儿吗?

当然不会亏本儿,这趟火车完全就是往奢侈享受的方向打造,只要满载着客人乘上火车来回了十五六趟,嘿,一个火车头就赚回来了,来回个二十来趟,整条条路都回了本儿,也就两三年的功夫,这京河铁路就能回了本儿。

偏偏这些客人掏钱还爽快。

如今还只是在话剧与小玖名气的加持下愿意掏钱,等第一批客人抵达热河,又从热河回到京城,将火车的平稳舒服与上面的生活传扬开后,好嘛,就算是不知道《镜铁路》这个话剧的人都对这条在京城与热河往返的铁路有了很好的印象。

只要是需要在两地折返的人,几乎不会选择第二个交通工具——

马车?那种铺了十几层皮毛与被褥还是颠簸得吓人的玩意儿,能是人坐的?

火车一下子就在京城打响了名声。

等到这部话剧的剧本传到其他地方,并在排演成剧目在话剧院正式上演之后,其他地方的老百姓也都知道了火车这种交通工具。

而因为这时候已经有不少京城权贵坐过火车,也被当做稀奇事儿登上了许多杂志报纸,以至于火车在京城之外的名声竟然比京城还要更响亮,不少有钱人甚至将前往京城乘坐一次火车当做了梦想,若真能有幸乘坐一次,那几乎是人可以拿出去炫耀十天半个月的大事儿。

……

这还只是名声而已。

毕竟火车如今只开通了一条线路,且这条线路从一开始便已经决定好,只为有钱人服务,所以即便这辆火车已经开通了好几个月,真正坐过火车的人也仍旧是少数人中的少数。

于是,一些将坐火车当做一件时髦事儿的少年少女们,便忍不住找到在朝为官的父兄与亲戚了。

父兄在工部与内务府做官的,成功得到了家人“你怎么不加班努力一下,多造几条铁路,多造几辆火车”的催促与责怪。

父兄在户部做官的,则被家人询问是否又克扣了工部与内务府的经费,让工部与内务府铺设铁路与生产火车的速度受到了限制?

父兄是御史的……

回家的时候,突然就受到了家中孩子的催促,让他们去调查一番与铁路相关的官员是否贪污受贿,不然怎么这么长时间也不过将京河铁路的开车频率提到了两天一班?第二条铁路甚至连影子都没看到?

……

朝中官员:“……”

只是一条哗众取宠的铁路而已,速度不如骑马快,载物不如自己乘坐马车能带的多,怎么就得到了这么多人的追捧?

那些个原本根本没将火车放在眼里的官员,不得不主动去了解火车风靡的原因。

然后,追根溯源找到了小玖。

于是小玖毫不意外地迎来了朝中官员的弹劾。

啾啾这段时间正看着火车平稳进账,回本儿速度越来越快而感到高兴,第一次认识到了话剧除了能在舆论上搞事儿之外的其他可能,正想着要好好利用一下呢,谁知就接到了官员对小玖与话剧院的弹劾。

他可不惯着这些大臣,只要是弹劾了的,全都被啾啾扔去了负责火车相关事务。

而且还是最受啾啾重视的“京城到白令海峡”的这条火车线路。

虽然朝中大臣还不知道张樱已经与啾啾、默默商量好,以后会每处住半年的决定,但他们很清楚啾啾对这条线路的重视。

但偏偏这条线路大部分路程都在寒带,每年都有很长一段时间处于冰封之中。

想要在这种地方修铁路,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一件事。

然而皇帝都把任务安排下来了,这些个大臣也不敢违逆皇帝的意思,只能兢兢业业地为这条铁路的开通而努力,为了不出错,甚至还主动找到负责京河铁路的官员与匠人们征求意见。

其他官员见到这些同僚们的“惨状”,都不需要其他人提醒,一个个全都安静闭了嘴。

-

火车的推行已经步入正轨,其他电器也通过话剧院与火车有了一定知名度。

虽然如今购买与使用的大部分还是有钱人,但这对当下的大清而言,已经是相当大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