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国粹(第5/6页)

不好看,不灵动,观众也就不爱掏钱看戏。

所以说,这一行但凡能入门,也算老天爷赏饭吃的了。

沈槐模样清秀,根骨好,第二轮也被留下来。

第三轮,看嗓音。

戏曲的唱和念都离不开嗓子,有一把好嗓子,天生省一半的功夫。好的嗓音有辨识度,有内容,唱起来不费力。

至于其他,那是后天雕琢才能会的了。

这三轮下来,本来乌泱泱挤了不少人的戏班子,瞬间被淘汰掉一大半。

最终和沈槐一起入学的人,只有十二个。

父母和班主签了生死状,领了一笔钱,就把他留在戏班子里,独自走了。

沈槐开启了学戏的生涯。

自那天起,他便知道,学戏是他这辈子唯一的出路。

学不出个名堂来,一辈子也就是跑龙套的,出不了头地。

他发狠了的学。

起初学戏时,大家一起练功,一起学戏,基本功是不分开的。

走圆场,站立姿势等,是每个人都得学的。

再然后是压腿,练身段,吊嗓子。

渐渐的日子久了,师父就会观察他们每个人的天赋所在,观察他们适合学什么,是不是块唱戏的好料子。

观察好了,再给他们分配不同的任务,教不同的东西。

和沈槐一起唱青衣旦的孩子,一共三个。

因为老师傅想培养一个台柱,一个当家花旦,一个能唱青衣的好苗子。

当时,刀马旦只有一个。

那也是个男孩,模样清秀,身体瘦小。

老师傅很看重他,说戏班子很久没出过一个优秀的刀马旦,也没成过一个唱刀马旦的角儿了,让他好好用功,不要辜负老师傅的期望。

男孩应得好好的。

只是他们年纪太小,太年轻,也太天真。

有些事情不是答应就能做到的。

男孩练功比戏班子里的任何人都要认真,每天醒得最早,睡得最晚。

他要练许多功夫,压腿什么都是轻的,更多的时候,是后空翻,扎马步,耍花枪。

一天下来,自己的身上,手上,被自己打出了无数的伤痕,青紫一片。

再后来,就没有后来了。

太苦了,男孩跑了。

老师傅也没让人去追,因为追不回来。

老师傅又问起,有谁要唱刀马旦,没人应。

这是一个极难的行当,刀马旦更是。

沈槐吃了苦,成了角儿,可一点都不喜欢女儿和自己一样吃苦,吃更多的苦。

把那段悠长悠长的往事说完之后,沈槐才道:“知道了吧?都把人吓跑了,你连个练功毯都没有,怎么练?”

“嘿嘿。”沈声默跑了。

她有哦。

-

次日,沈槐下地去了。

他一走,沈声默就开始撒欢起来。

她立即进入了戏曲练习室,继续昨天没有完成的事情。

因为知道时间宝贵,沈声默快速看完昨天没看完的梁红玉之后,立即按照沈槐和她说的给自己找学习资料,等着出去后,再做一个详细的学习计划。

至于沈槐说的什么,从来没有人能成功,沈声默一点都不放在心上。

有人可以,那她也可以。

不仅可以,她还要做得很好。

而且系统的练习效果是双倍的,正好可以均分出去。

如此一来,两边互不相耽误。

迅速完成一系列的基本功练习后,沈声默已经累得汗流浃背,手脚酸软。

在戏曲练习室里呆三个小时,比她现实世界里练一天还累。

就这样坚持了三天,当沈声默开始尝试后空翻时,居然成功了!

因为戏曲练习室的加持作用,加强了沈声默身体的敏捷属性,加强了她的肌肉记忆。

沈声默欣喜若狂,当时间一到,从戏曲练习室退出来时,她摆出了难得摆出来的练功毯,然后尝试后空翻。

这一次也成功了!

啊,没错,她就是个平平无奇的戏曲小天才!

沈声默来回翻滚,开心得不行。

与此同时,一个大胆的计划在她脑海里成型。

她想,她应该能找到观众了。

-

因为沈槐只会唱青衣,所以之前交给沈声默的都是文戏多。

那咿咿呀呀的唱曲声,一说出去肯定就暴露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哪怕小孩子很好骗,沈声默也没敢拉他们出来,给自己刷积分。

现在不一样了,她会扎马步,会后空翻,会耍花腔了!

好吧,虽然很拙劣,很勉强,但至少会了!

会了就是最吊的!

虽然等不了台,不能表演,但是用来糊弄小孩子,就够了!

沈声默给自己弄了一根光溜的棍子拿在手上,权当做是花枪,然后拎着花枪,去找她的那群小弟。不是,是好朋友。

男孩子们早就被沈声默收拾得服服帖帖的,这一次自然又是一呼百应。沈声默一叫,他们自己就乖乖排排坐,等着沈声默的吩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