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第2/5页)

如今风头早就过去了,而观望赵宸这二年也确实风光霁月表里如一,是个理念相合且有能力的,于是这次共聚池州,这些属于皇帝阵营的正义一派的文臣武将,便陆续和赵宸见面接触。

很低调,职位敏感的几位就凑巧碰上时打招呼多说几句,至于其余就在这大半月时间陆续来拜访过赵宸。

赵宸大丰收,这合成一股绝不弱的正义一派已真正向他靠拢了。

这一连大半个月,他表面不露声色,实际是真真的春风得意马蹄疾。

傍晚才刚见过郑氏几个裨将,赵宸忧心忡忡表示了对皇帝和赵徵如今关系的忧虑,并言语间表示定要尽力在其中斡旋化解,还被对方宽慰几句尽力即可,殿下亦不能过分触怒陛下云云,最后赵宸起身,吩咐贴身心腹的亲卫队长徐慎亲自替他去送人,并微笑道:“替本王问候郑将军一句。”

目送几人出了门,厅内就剩他一人。

赵宸翘了翘唇角,须臾压了压,他微笑和煦依旧不动声色,又转身回了外书房,与已经属于“自己人”的以任规纪谨等人为首一众年轻一辈佼佼者小议。

“父皇与靖王,”赵宸吐了一口气,顿住话头,叮嘱众人,“南征乃我朝大事,唯今只能先征调兵卒,全力备战了。”

将重点不着痕迹移到南征大战之上,又适时将自建州运来的军备给众人分配,并好生勉励安抚一番,书房内气氛甚热烈,有小半个时辰,任规等人告退离去。

偌大的外书房安静下来了。

终于只剩下真正知根知底的自己人,赵宸不禁一笑,端起茶盏撇撇浮沫,浅浅地啜了一口,倚着太师椅上。

待徐慎出了房门,把整个院落尤其外书房四周巡视一圈,确保全无纰漏,回来掩上门,冲主子点了点头,赵宸他们才开始说话。

幕僚杨伯平笑着拱手:“恭喜殿下啊!”

苦心筹谋这么久,终是卓见成效了。

赵宸一笑:“诶。”

却笑而不反驳。

书房内的这杨伯平徐慎等七八个人,个个面露笑意喜色。赵宸耗费了两年的时间,期间和皇帝斡旋豪赌,又在赵徵的强势之下周旋多次,他不是先帝的儿子,没有天然的特殊身份和拥趸,却也走出一条独属于他的道路。

除了赵宸自己发展出来的势力,他真真正正把皇帝麾下正义一派归拢过来了!

这一股力量可不小啊,两年前他们人心浮动,可是连皇帝都头疼的。

不动声色间,赵宸势力已成。

远远将赵虔甩到身后去了。

现在的他和赵虔,已经不是一个量级的了。

大家为胜果喜悦过后,最后杨伯平不忘叮嘱赵宸一句:“殿下切记,往后行事,要更加谨慎小心。”

一定要对皇帝表现得俯首帖耳又孝顺,万万不能招皇帝的眼的。

势力成了,是大好事,但也有利有弊,弊端一旦引起皇帝侧目,那麻烦可不小的。

杨伯平道:“有个靖王在,倒是不错。”

把皇帝的视线和火力都吸引过去了,有赵徵顶着,赵宸这个货真价实的皇帝儿子就变得不起眼起来了。

说到这里,杨伯平不免问一句:“殿下,那冯塬……?”

真不是您杀的吧?

赵宸面色一肃,摇了摇头:“不是。”

“是那个姓纪的。”

赵宸生性谨慎,哪怕在场的都是心腹,该不露的他半句都不会露,闻言还面露不悦:“赵虔欺我甚也!”

杨伯平信了,他松了一口气,笑道:“那好极。”

不然到底是个隐患,不是就好。

“好了,天色也晚了。”

说得差不多了,赵宸就把诸人都打发回去休息:“好好休整,南征一战,我等当再建功勋!”

杨伯平极赞同:“说得不错!”

“殿下占长,又是贵妃所出,自当多建战功。”

这样的话,他日平定天下,皇帝即便要建储,要传位,就肯定不会越过赵宸的。

赵宸眉目一派凌然:“孟功说得正是!”

于是众人就回去了,赵宸这才站了起身。

他意气风发。

赵宸把玩了纸阵片刻,挑了挑眉。

其实对于刚才与杨博平最后的一番对话,有关建功立储,赵宸心里其实并不是真那么想的。

赵宸的展望,其实最好是皇帝和赵宸同归于尽。

如今皇帝诸子,唯有他势力大成,现今已胜过赵虔许多了,只要继续保持住可以了,皇帝一旦驾崩,他又最年长,继位的必定是他。

反而如果天下大定,皇帝除去赵徵稳住了,他反而会失去优势,很容易又被赵虔甚至赵灏赶上来。

所以啊,最好是皇帝和赵徵两败俱伤吧,再不然,赵徵死皇帝重伤也是可以的。

当然,展望归展望,赵宸可并不打算再掺和进皇帝和赵徵之间了,被冯塬坑过一次已经让他憋屈得不行,这种事绝不能再发生第二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