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第2/3页)

柴太后虽是女流,却也是一代人杰,当年居后宅却知天下局势,在先帝赵玄道生起兵念头之初,断言支持他的决定,并修书说动母家柴氏与一众姻亲故交,在赵玄道起兵伊始给予了很大助力。

这样一个女人,不幸晚年丧子苦心护持幼孙,除了朝堂斡旋以外,她手里不可能没有暗势力的。

事实上,赵徵接凶信后立即急赶回京,除了奔丧以外,另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接手这股暗势力。

他现在骤逢惊变,孤身在外,耳目闭塞,不管从哪一方面看,都得先把这柴太后的暗势力接过来。

待了解清楚现今的局势和情况,才好决定下一步该怎么走!

赵徵说:“我们明天就动身。”

……

一个多月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

赵徵真不愧能当大反派的人,愈合能力惊人,身上两处大伤口都已经开始结痂了。

他没有再等,马上决定掉头出发。

一夜无词,次日天蒙蒙亮,两人就起身了。

纪棠是被冷醒的,现在已经很凉了,篝火余温散尽之后,她睡着睡着就蹭到赵徵那边去,她睡得四仰八叉蜷缩一团,赵徵却全程仰躺一动不动,显示极其良好的出身。

让纪棠有点羞愧,她出身其实也挺好的,但现代不十分讲究这个。

她赶紧摸了摸嘴角,还好还好,没流口水。

赵徵不知她心理活动这么活跃,他早就醒了,不过没动免得弄醒她,她起了,他活动一下被枕得有些发麻的胳膊,起身收拾骡车。

牵骡,把车抬起来套上,用剩柴火扔得远远的。自从他伤势大见起色之后,这些粗活都不用纪棠干了。他开始有些生疏,但很快就熟练起来了。

纪棠铲了柴灰和茅草一起扔远,回来把地面拾掇一番,这边没小溪,两人用葫芦里的水洗漱一下,然后就出发了。

目标明确,直奔东北,陆路水路都走过,途径一个县城的时候,赵徵还弄来了两份户籍。

不知他怎么操作的,但户籍是真的,上面记录的年纪容貌身形特性和他们两人还挺吻合的。

这就更好办了。

两人速度一下子加快了。

在将要接近京畿区域前夕,刻意寻找的两人最后成功在一个商队找了一份临时工。

这样层层伪装,两人顺利穿过的阜山关,山下一马平川,再往前,就是雍县了。

“他们会在雍县等我。”

柴太后坐镇京城,原来的联络点其实是在京内的,但赵徵现在这情况,潜入京城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雍县本是柴太后以防万一之举,没想到有朝一日还真用上了。

赵徵脸阴沉沉的,之前所有和缓已悉数尽去了。

纪棠喊他:“阿徵,先吃点东西。”

商队分午饭,每人一馒头一肉包,纪棠去领了两人的份,然后把肉包子都塞给他,自己吃馒头。

“你得多吃点肉。”

之前失血那么多的,“有机会还得好好调理一下,不然年纪大些该受罪了。”

听着她嘀嘀咕咕,赵徵神色终于有了一点暖色。

等吃完午饭,跟着商队一路过了雍县卡,进了城卸完货,管事给结算完工钱,双方很自然就分开了。

两人离开货行,直奔外城东边。

路上赵徵给纪棠说过,雍县这边是单线联系的。毕竟到了需要启动这一个联络点的地步,局势必已大变,为慎防被皇帝一锅端,甚至连累前来接头的人,原用的所有联络方式将一律作废。

由副统领亲自出马,作为联络接头人,接头成功后,再带来人与统领相见。统领单独掌握着所有人的联系方式,到时再一一往下联系召齐所有重要人物拜见新主,之后再决定是否解冻,启动何种联络方式等等。

当时柴太后和他兄弟说时,主要兄长为主,不想如今皇兄薨逝,独留下他。

雍县外城整个东边,都是一个极大极大的自由坊市,除了宵禁,全日开放,大大小小铺面和地摊数量过万,真正的货如轮转人流如梭。

选择在这个地方,就是为了方便隐藏和接头。这种规模和人流,根本没法伪装的。

不过尽管是这样,纪棠赵徵踩好点后,还是先掉头采买了一些东西,选个远且不起眼的小客店先好好捯饬了一遍,再出来的时,已成了两个满面风霜的贫苦农人。

挑着些山枣子,再次慢慢往东边去了。

接头地点在地摊和商铺混合的区域,闹哄哄人接人,两个勉强找了地方,把担子放下,远远望向横街第一间卖南北杂货的铺面。

他们一蹲就是半个下午,期间卖了半框枣子,值得一说是,纪棠买卖惟妙惟肖,和身边摊子那是一模一样没半点违和。

而那个铺面,伙计们一直在穿梭忙碌。这些伙计是真伙计,都不知情的,唯一知情的只有副统领这个从关东来的“三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