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第2/4页)

只不过,姜韵看着小公子的时间太长了,长到绥枝都察觉到不对劲。

室内似弥漫着一股哀伤,叫绥枝心尖狠狠一跳。

她不安地看向姜韵:“主子?”

姜韵擦去眼角的泪珠,把小公子交给奶嬷嬷,郑重其事地吩咐:

“照顾好他。”

她神色太认真,让奶嬷嬷有些分不清她是何意,面面相觑间只得点头。

等奶嬷嬷将襁褓抱下去后,室内顿时恢复平静,半晌,在绥枝想说些什么时,才听见主子的声音:

“去请陈良娣来。”

绥枝顿了下,有些不解,可她觑了眼姜韵的脸色,却什么都没问,无声地服身退下。

与此同时,刚从皇宫走出的付煜脸色冷沉如霜。

跟在他身后的张盛,死死低着头,大气都不敢喘一下。

想起早朝散后,圣上就将殿下叫入了御书房,可和殿下一起从御书房出来的,却还有国公爷。

张盛不知御书房内发生了什么,但殿下的脸色,他却是看得清楚。

素来对国公爷敬重客气的殿下,今日还是第一次什么都未说,直接转身离开。

马车一路安静地回到岐王府。

付煜回了前院,他坐在书房中,看着眼前的卷宗,却半日未翻一页。

书房中气氛压抑不堪。

刘福想送热茶进去,都被张盛拦下。

刘福稍顿,偷偷压低声问:“师父,姜主子可是——”

话音未尽,张盛就打断了他,似猜到他想问什么,淡淡觑了他一眼:

“别问,别管。”

张盛平静地低下头,可下一句话却让刘福险些白了脸色:

“你该知晓自己的身份。”

刘福他没反驳,也没辩解,只低眉顺眼地:“是,奴才知晓了。”

可他端着托盘的手却稍用力,骨节处发白。

书房中,付煜疲累地靠在椅背上,他抬手捏了捏眉心。

这次南巡,其实比预计地回来得早了些。

只因圣上忽然患了咳疾,久久未愈,太医建议,还是回宫静养较好。

圣上这两年的日子早就大不如前了。

这一点,付煜看在眼底,旁人同样看得见。

所有,在离开御书房后,国公爷说的那句话,才叫他越发气愤。

国公爷只平静地拱手说了句:

“殿下该以大局为重。”

付煜眼中闪过一丝讽笑。

大局为重?

就是去父皇面前,哭诉了一番他孙女的委屈,叫他处置了姜韵?

付煜可以不理会国公爷的话,转身离开,却不得忽视父皇的吩咐。

圣上对一个女子的性命并不看重,尤其是这个女子还害了他的嫡孙。

简简单单一句“赐酒”,就打算揭过此事,毕竟,对他来说,插手晚辈后院的事情,也并不舒坦。

但国公爷是三朝老臣,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跪在他跟前,他不可能不给出一个交代。

在最后的时候,还是贵妃得到消息赶过来,用一句话打消了圣上这个想法。

御书房中,贵妃拧眉道:

“姜韵那孩子,是从臣妾宫中出去的,臣妾了解她,不会做出这种事情。”

不管会不会,贵妃都得说不会,否则岂不是打了她的脸?

圣上这才想起,姜韵的良娣之位还是他亲自封的。

贵妃叹了口气,和圣上道:“况且她昨日刚九死一生诞下皇嗣,没用功劳也有苦劳,怎可这般打杀了她?”

“日后若叫那孩子知道实情,可如何是好?”

国公爷还待说什么,但贵妃却打断了他:

“本宫听闻昨日王妃回了国公府?”

王妃这般打了付煜的脸,贵妃怎么可能高兴?

本就对王妃不喜的她,心中对王妃的不满越来越深,导致对国公爷都没了好脸色。

她道:“这乃皇室家事,国公爷也要插手不成?”

一句反问,生生叫国公爷所有的话皆堵在喉间。

不是他不能反驳,而是他必须要替王妃考虑。

今日强逼,已经惹了殿下和贵妃不喜,若再步步紧逼,怕是只会适得其反,到时王妃回府的日子可不会好过。

国公爷只有这么一个嫡孙女,自幼就偏疼,难免多替其着想了些。

但有一件事,国公爷却是寸步不让:

“如今王妃不能有孕,可王妃膝下却要有嫡子。”

话音稍顿,国公爷觑了眼付煜,沉声道:“况且殿下也需要一名嫡子傍身。”

短短一句话,将他的目的,彻底暴露出来。

付煜脸色倏然阴沉下来。

姜韵刚诞下一名男婴,国公府就提出这般要求,打的什么主意,再明显不过。

可即使是贵妃,也没有再开口说话。

因为国公爷说得没错,王妃如今已经不能生子了,可付煜却得有嫡子。

付煜想说什么,可贵妃却朝他摇了摇头。

付煜呼吸轻顿,他装作没看见贵妃的动作,第一次在贵妃面前表现出对姜韵的在意,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