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第2/2页)

超额完成了原定的任务。

如此一来,说不定还有一个月就能把《救命药》写完了。

午饭是林御白做的,饭后洗碗则交给了江梅生。做完家务,江梅生上网看看和林御白有关的消息,随着江梅生的会客室内容不断被转发,试图堵嘴的霍氏集团,渐渐对舆论失去控制了。

虽然霍氏集团在试图删除那些转发,但它的手不可能伸到网络的细枝末节,不是每一个论坛、社交平台,都会买霍氏集团的账。

还有越来越多的医药业同行,林御白的同学、朋友们,站出来为他发声。

【我曾经在姜老带的团队里,和林博士共事过。无论是专业水平还是人品,林博士都称得上万里挑一,光风霁月。网上那些对林博士的抹黑和造谣,用心险恶,太毒辣了!】

【林博士的专业水平,在国内都是顶尖水准,说他靠师门关系刷履历,是对一个天才最可笑的污蔑。】

【作为和他一起参与过项目研发的人,我表示林博士在项目中的贡献有目共睹,不掺水分。跟着起哄的网友一定要质疑的话,我可以提供实验报告,就怕你们看不懂。】

霍氏集团眼看风向要变,立刻采取进一步行动。

当天下午五点多,一个生物化学的教授顶着认证金V在围脖上发声:能发动这么多的学术圈、科研圈人士为他说话,恰恰验证了学阀之说。看来这位林博士,在圈子里能量很大啊。

得了,这个不知从哪个旮旯里跑出来的野鸡大学教授,不用说,肯定是收了霍氏的钱。江梅生干脆用琢玉成冰的大号转发评论:当聪明人开始说蠢话,说明他在做生意。

到了晚上□□点,会客室的转发量已经到了二十万,围脖、某瓣、某呼多了很多关于林中孤鹤的讨论帖。

这些在网上讨论的,有大学生,也有制药行业人士。虽然风评好坏参半,但至少霍氏已经别想再堵嘴了。

有这个效果,江梅生可以说功不可没。

江梅生把承诺的更新放上,看看评论区,大部分都是支持他和林御白的读者,还有很多关于新文的讨论。目前江梅生已经放出了六七万字,能看出一点故事的脉络,读者们的讨论热情很高。

而那些讨论的高楼里,林中孤鹤这个ID是那么的显眼。

不得不说,林御白走到哪儿都是个腥风血雨的男人。

哪怕是在江梅生的评论区,哪怕这文才发了不到72小时,他居然都成了评论区有名有姓的人物。

江梅生翻了翻这几天收到的评论,越看便越是目瞪狗呆。

林御白在评论区的浩瀚汪洋之中十分显眼,每逢留评必定成高楼,而且口碑两极分化。

林御白经常在评论区做一些生物化学、制药研发方面的科普,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带入这些知识去看小说,更觉得带感;

除了科普,他也喜欢和其他读者讨论剧情,看过存稿的林博士,经常会反驳一些读者的错误推断,虽然林博士文明有礼,但被反驳的读者难免有恼羞成怒的,逮着林中孤鹤要和他battle,林博士怎么可能在这上面浪费时间,往往是留下只言片语便飘然而去,让人仿佛一拳打在了棉花上。

这还就罢了,可后续的更新,往往证明这个“林中孤鹤”说的才是对的!

所以这人到底什么来头啊?

喜欢他的人,问他是不是医科研的林博士,讨厌他的人,认为他是顶着林博士的围脖ID在评论区沽名钓誉。

总之,评论区但凡林博士所过之处,无不高楼四起,battle遍野。

江梅生看得瞠目结舌,关上手机,看向林御白:“林博士,看得出来你真的很闲了。”

既然很闲,那不如今晚也按摩走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