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万里江山,一根柳(第5/5页)

“父亲是要举办什么仪式来着?”

瞎子端起郑霖只喝了一口的果饮子,

抿了一口,

随即神情一阵微颤,

这么酸呐!

等克服这股子酸劲之后,

瞎子回答道:

“植树节。”

……

上京城北,

一块场地,被清理了出来。

大燕摄政王,在一众将领、亲卫以及乾人大臣勋贵和百姓的围观之下;

拿起铲子,

在已经挖好了的树坑里,又象征性地挖了两铲子。

随后,

伸手接过一棵移运过来的小柳树,安置了进去。

最后,

又拿起铲子,象征性地回了两铲子土;

身边锦衣亲卫快速上前,将土填好。

一棵新柳,在此扎根。

王爷拍了拍手,

往后退了两步,

看看这棵柳树,

又看看不远处高耸的上京城墙,

嘴角露出了一抹笑意。

一百多年前,

初代镇北侯大破五十万乾国北伐大军,于边境处,插下一根柳枝。

寓意这柳枝出翠时,他已率大燕铁骑,踏破上京,报了乾人背义偷袭之仇!

只可惜造化弄人,因为北方战事紧急,燕国无法再从和蛮人决战的前线给初代镇北侯调拨更多兵马。

初代镇北侯只得率军踏破乾国北方三郡吸纳人口财富回国,后来,又为了制衡考虑,身为南人的初代镇北侯受封于北,终生无法完成自己南下破乾的夙愿。

而在一百多年后,

大燕摄政王在上京城边,

种下一棵柳树,命一队士卒,日夜轮班看护不得损坏。

同时,

在柳树旁立碑,

碑上刻诗:扬鞭策马逐银浪,清溜迢递看桃花。

这句诗描绘的就是初代镇北侯大破乾军时的场景,也是银浪郡名字的由来。

让人惊讶的是,

碑文下方的落款,

并非是大燕摄政王,

而是:

银浪郡翠柳堡守备——郑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