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核战之后(上)(第2/2页)

首先就是躲在地下逃避核辐射的人们什么时候出去的问题。由于不确定外面的具体情况,所以就要确保第一波外出勘测的人们是绝对安全的。

基于这个思路,白头翁建议研发功能强大的防护服。

最初设计出来的防护服主要功能就是防核辐射,白头翁却对这个产品不太满意,他冥思苦想后,一再对防护服的功能进行升级,陆续加入了很多他觉得十分必要的功能,比如像我们现在这样,同样身穿防护服的人们彼此可以通话,防护服上面还装了和求生舱有显示生命迹象的感应装置。

还有其他人给的一些功能性建议,最后也都加到防护服上,由于不是我们聊天的重点,白头翁在这里并没有一一介绍。

这其中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求生舱的选址问题。

最理想的位置其实是类似于地铁那样的环境。

他的想法是在地铁等很多地下类建筑里面,加入可以专门应对核战危机的求生舱。

然而白头翁的提议却被上头驳回了,认为他在用这种方式传播恐慌。

无奈之下,白头翁只能建议反核战联盟的人自己挖掘建造求生舱。

由于这种行为还要躲开政府的视线,所以他们找的位置大都很偏僻,一般都是用废弃的地下停车场,地下仓库,或者干脆就是直接从地下挖出来这么一个地窖一样的地洞。

我心说,难怪我们之前看到的那个求生舱好像地窖一样,看起来如此的简陋,原来是这个原因。

求生舱的项目几乎刚进入到收尾的阶段,核战居然真的爆发了。

在核战中幸存下来的人们很自然地躲进了求生舱里,等待着地面上的核辐射落回到可以令人们正常生活的数值。白头翁之前也找团队研发了一种可以监测地面核辐射数值的仪器。

然而他们在求生舱待了快一个月,地面上的核辐射数值却一直都没有降低。

白头翁觉得有些不太对劲,就命令几个人穿着防护服到地面上勘探一下情况。

有几个人自告奋勇,穿上了防护服,成为核战之后几乎第一波到达地面的人,然而这些人到地面上没多久,生命迹象就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