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3章 静待花开(92)(第4/6页)

哦哦哦!就是那个小名叫‘国委’的孩子。

对!大名叫金鑫,差点没把老金气的厥过去!这孩子老金是寄予厚望的!到现在都信当时算命的说过的话,他的孙子里是要出个一方诸侯的。

金思甜呢,有赶上到更年期了。被儿子这么一气,心肌缺氧送了一回医院。太着急太生气,是会破坏人的免疫系统。反正从高考完到现在几个月了,不是今儿病了就是明儿病了。这病药没法子,就得自己想的开。孩子不是那个料,刘大山说叫孩子学厨子吧,老金是死活不愿意。把孩子关在家里要做思想工作,叫他知道上大学很重要。

可这开学一个来月了,也没听到说去复读去。

金妈是三天两头往那边跑,怕把亲闺女气着,又怕把外孙子给逼出个好歹来。净跟着生气了!

上去过去看的时候,正听到老金在家里抱怨。说什么舅妈还是一中的校长呢,也不知道把孩子抓一抓,这能耐那能耐的,自家的孩子都没教的考出去,有啥能耐呀?

林雨桐懒的跟他计较!那孩子就是学不进去,那你说怎么办?押题,给押了。但我能押出原题吗?大小都有差异的吗?不会灵活变通,有什么办法?就是押题,也得是你有差不多的实力,对吧?要不然,你死记硬背的,一样答不上去。

这都没法讲道理!也幸好是刘大山和金思甜懂道理,要不然真不知道该咋说。

金思甜的意思是,都念了三年的高中课本了,咱能不能复读一下,再叫你舅妈辅导辅导,来年再考,好歹是个二本大学都行。可惜,孩子说什么都不去。这孩子不爱说话,不跟你犟嘴,反正你说啥我也当没听见,消极抵抗。昨晚打电话,金思甜又有点发烧。金妈能有空才怪。

两人说了半晌的话,眼看得吃午饭呢,她才回去了。

这样的天,林雨桐晃悠着往厨房去,“咋晌午吃烩面片吧。”热乎!

她把她的日子安排的挺好的,可大家都怕她不好一样。这几天的电话超多。不说四爷天天按时的打电话,询问在家干嘛呢,也不说林墨和林砚两人,得空了就发个消息,发个语音。就说这些学生,这个打电话来说,“老师,探我的班吧!我在这边排戏,可有意思了。您来吧!出来转一转。”那个说,“老师,我安排您去国外溜一圈吧,好玩的地方挺多的。我最近闲着呢,我陪您去呀!”还有刘清莹这种的,按时汇报学校的工作,“这不是怕您猛的不习惯吗?”

不!我很习惯,谢谢。

她除了在家秀秀厨艺,还开始假模假样的看视频,说是学做衣服学做些之类的。想想,没给老林和老妈做过一针一线呢,这想做吧,没由头呀!干脆就只说跟视频学。看了两天,就去买了料子,买了不少的各式各样的料子,在家穿针引线,给做上了。

藤藤周末过来还问林雨桐,“姐,你眼睛不花吗?”

啊?

我五十岁,眼睛就得老花了吗?

藤藤赶紧道:“我!主要是我,我觉得我老花了?”

逗呢吧?四十多的人就老花了?

“我还行,没什么太大影响。”

看出来了,这么细致的活儿都能做。小姑也说,“你说咱桐桐,小时候真没觉得有多巧,是吧?”是!如今看着可巧,干啥都很轻巧。这都五十了,在家手工做衣服,竟然还能做的像模像样的,针脚又细密。

一说‘桐桐小时候’怎么怎么样,林砚就笑。一说他就笑,好像说一个五十岁的大妈小时候怎么怎么样是特别可笑的事一样,“这熊孩子,谁没有小时候呀!”

等到天气好了,她自己开车,带着老林和林妈出去逛,没有目的地,逛到哪儿算哪儿。要是中午在外面遇见特色的馆子,也在外面下馆子,带老两口子在外面吃喝。

可等一降温,最好还是不要带他们出去了。避开人多的地方,比较保险一点。

家里的地暖早早的烧起来了,给老林和林妈一人做了一双家里穿的便鞋。续了薄薄的一层棉花,轻便又暖和。林妈比较中意这个绣花鞋的样子,“这真是你绣的?”

那看不吗?您不是看着我绣成的吗?

林妈就说,“我是觉得人老了,这什么都迟钝了。你这也不像是迟钝的样子呀!”

林雨桐:“……”不就是五十了吗?干嘛老挤兑我?

不理你了,今晚打算做一道不常见的菜――烧鹿筋。

用当年雍亲王府的老做法,给做一道。这鹿筋可不好买,找了好多的鹿肉泡馍店,才买到的。

她边准备边跟老妈介绍,老妈不拍人,拍那个制作过程呢。还没做好呢,准备的过程这点视频先发给俩孙子:“你妈给你爸做烧鹿筋,工序繁琐的很。怕是一年难逮住吃一次,晚上回不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