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1章 静待花开(70)(第2/6页)

咋的了?

林雨桐在家里把事情说了,把林妈给气的:“可别说没有坏孩子,这种孩子就是怀孩子。谁家父母都不认为孩子坏……可这不认不教,才真的害了孩子了。”

是啊!这会子家长想的不是怎么补偿受欺负的孩子,不是怎么教育自家孩子,叫他知道这事的严重性,而是急着求情,想网开一面。

怎么说呢?要是他家的孩子是被欺负的,那他们做家长的又是什么感受呢?

老林很生气,他觉得是父母的问题,“你要是上学的时候谁这么对待你,我就能去杀人……”

是啊!孩子只要回来说被谁谁谁欺负了,家里一般都会问的特别仔细。从上幼儿园的时候就开始,就会询问在学校的事情。

就像是林砚,他上幼儿园的时候,娇气鬼回来就告状,说我们班的谁谁谁又欺负我了。

那就得赶紧问了:“是吗?怎么欺负你的?你学学,姥姥明儿去学校找老师说去。”

然后孩子就小嘴吧嗒吧嗒的说了。但基本都是无心的碰撞,幼儿园一个班的,有些孩子比他大大半岁,两人看上同一个玩具,哪怕是他先看到,但对方的速度快,拿走了,甚至他都碰到了,但没对方劲儿大,人家拽上跑了。这点事,他认为是欺负,但其实不是。

做姥姥姥爷的,就跟孩子说呢,“这是玩游戏,有赢就有输,这可不是欺负。”要是他从你手里抢走了,还推了你,这就是欺负。你要是觉得打不过他,你回来一定要说。

然后孩子回家告状,别管真假,都鼓励孩子,回来告状是对的。要是真欺负了,咱家这么多人呢,不怕他。咱们告诉老师,告诉警察,管的人多着呢。

反正是老两口是特别耐心的听孩子说话,引着孩子说话。问一些今儿吃什么了?想喝水了是自己接的还是老师帮着接的?上课有没有想撒尿,是举手告诉老师的吗?老师是马上叫你去上厕所了还是先叫你憋着?老师有没有批评你?

还得鼓励孩子,老师表扬了回来要说,老师批评了回来也要说。

林妈跟孩子说的是:“姥姥得知道老师批评的对不对?以后老师要是对你说了什么做了什么跟别的孩子都不一样的事,你们回来要说的。”

怕孩子在学校受委屈。这种委屈不仅来自于同龄的孩子,还有可能来自于老师。

引着孩子把一天在学校的事情都说一边,慢慢就习惯了。孩子嘚吧嘚吧的,老师怎么了,同学怎么了,上体育怎么了,上数学课怎么了,跑操的时候又怎么了。

你把他一天的行踪摸的清楚明白,跟什么人干了什么事,清清楚楚的。

林雨桐上学的时候从小到大就这样,老林和林妈老问,然后就成了习惯了,回家老爱说了。现在俩孩子也是这样,回来写了作业,又是吃水果又是干啥的,围在姥姥姥爷跟前,嘚吧一天的事。从早操鞋带开了差点绊一跤,到吃午饭的时候炒青菜里发现了一条菜青虫,再到班里的饮水机供不上水,老师只让每人一次接三分之一杯的水,完了还得批判一下历史老师,“我们历史老师可真二,上课的时候一半时间讲课,一半时间吹牛。那牛吹的,满天飞了都!”

然后姥姥说,“有大青虫的菜证明农药使用不过量,也是好事。这玩意就是看着恶心,其实没事。”

老林说,“得给林校长提意见,是不是得供应直饮水呀!老接不上水是啥意思嘛!可见她这个校长不合格。”

姥姥又说,“回头给换那种不绑鞋带的鞋,给你们一人买一双。”

随后老林才说人家历史老师,“你们上课老注意力不集中,老师不说点题外话吸引你们的注意力,你们不都得睡着了呀!还不是变着法的叫你们多记住一点。别老在林校长面前诬陷你们老师,做人学生不是这样!”

哥俩嘻嘻哈哈,开始说这个历史老师的各种梗。

反正恨不能连上了几次厕所,手纸够不够家里都能知道。像是他们两人的班主任一定不知道他们班的哪个男生抽烟,但是林妈和老林知道,跟俩孩子聊的时候带出来的。

别人怎么教孩子的咱也不知道,但是自家这种的,这要是能暴力别人或是被别人暴力才有鬼!

因此,老林觉得,“责任大部分在父母和家庭身上。老师只长了一双眼睛,一个班那么多学生,学校那么大,随便猫到哪,老师能知道吗?老师偏心肯定不对,但是过错赖到老师身上,老师得委屈死。”

是啊!可家长不会这么想。

第二天,林雨桐按部就班的起床,吃早饭。换鞋出门的时候,自家老妈还蹲在那里告诉孩子这鞋带怎么弄就不会掉。比如,把已经绑好的携带重新塞到其他带子下面,“这绝对不会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