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0章 这代人呀(141)(第3/6页)

小椿这个想法很突然就提了出来,但是很显然,他在心里琢磨了不是一天两天了。要不是老丈人突然病了,他说不定都已经提出来了。要不然,县城有私立学校的事他咋知道的?

这是不跟岳父岳母住,稍微拉开点距离。回到县城,虽然还是没跟父母住,可却基本天天能回家。要是有点做家务的保姆,那婆媳之间也就不存在矛盾了。

除了孩子上学上,可能是受了一些影响,可对现在这个状况,可以说是最合理的安排了。

但孩子上学这个事,多数都是家长自己给自己加注的砝码。看你用什么心态去看了。

小椿应该是觉得,一个健全健康,自由轻松的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更有好处。

他给小北加砝码:“咱俩干的这个工作,说到底,都是跟文艺沾边的。按照遗传的概率,他的天赋技能应该跟咱们有些类似。而你也知道,文艺这东西……自由轻松的环境,可能比严苛的教育,对孩子更有利一些。”

小北眼睛一亮,“那就听你的!等爸出院了,咱们就先给孩子转学。其他的事情,我跟姐商量……”

那边小北怎么跟她妈妈和姐姐说的,也不知道,反正半个月后,这两口子折腾的从城里往老家搬了。

林雨桐听张巧凤说,“小北的妈要住小椿那边的房子,小北没答应。说是房子租出去都够请个护工的钱了。说他们两口子要不是出这个钱出那个钱,生活实在窘迫,也不会好好的跑到乡下去……”张巧凤就说,“大概小北妈妈想着,这小两口子若是遇到难处,你这个当姐姐的多少能给补贴一些……”

是!林雨桐是补贴了,可钱给到小北手上,她是这么说的,“这是到县城给孩子单独请老师的钱。要是想学什么,给孩子单请老师上门教……”

孩子学的乐器是钢琴,这玩意园子里的乐器房里就有。一周请老师上家里一次就够了,其实主要还在于孩子自己的练习。

林雨桐点明了用处,小北也才想到这也是一笔开销。孩子学这个不能间断,自然就不会拿孩子亲姑姑给的这笔钱再去补贴娘家。

张巧凤难免感伤:“人要是老了,可能就变自私了。等将来我跟你爸也到了这份上,你可得记的今儿的话,管是得管,但不用太惯……”

但同时,林成河和张巧凤心里却知道:这个儿媳妇,靠不住!

这要是将来轮到他们两口子躺在那里不能动了,也一样,就不要想着要儿媳妇如何如何。儿子挣的多,再加小桐,能请个保姆就不错了。

林成河就说张巧凤,“以后也别啥都舍不得,该吃还是要吃,该喝还是要喝。活也别干了,养着吧。身体好了,将来少坑小桐一些。以后小桐再给安排的体检,再给拿回来的中药,别嫌弃麻烦,一顿都别差的,好好吃吧。等将来一觉睡下去再没醒过来,这是咱们的福气,也是小桐和小椿的福气。”

张巧凤偷偷的摸了一把眼泪,感觉为儿女上学奔忙的日子还在昨儿,怎么一眨眼,这就老了呢。

人一老,再一病,一下子就惊惶起来了。

本来,亲家病了,该去看看的。但张巧凤只给亲家母发了三千的红包,说是就不送饭去了,叫按照医嘱,吃合适的饭菜吧。不行就叫外卖!

开始用钱来进行交际。

可用钱了,对方却也没多想。也确实是开销大呢!

现在这医保,如果报销的话,最后其实是花不了那么多的。可真正大的是其他的一些费用。先是吃喝拉撒这些,还有情人的钱。两人退休工资不少,一个月也有好几千呢,要是不用在治病上,不用孩子照管,也能过的不错。

但现在――啥都得算着来!小女儿那脾气就是那样的,过段时间就好了。大女儿又可怜,一个人带孩子,没有依靠。

司南没有先把父母接到自家去住,主要是考虑到家里人杂,影响孩子学习。她没问小北,给父母拿出两种方案来:第一,卖了县城的房子,在省城再买一套,你们住。买个方便进出的,进出锻炼方便。第二,找个疗养院,你们二老都去。可以跟疗养院沟通,叫二老带个护工去。那里到处是监控,护工也会尽责。就是偶尔有个需要搭把手的,疗养院也有自己的护工。床单被罩之类的天天给换,就跟酒店一样。

司南就问说:“妈,看你怎么选了。颜颜上学,我一上班,家里就剩下你们跟护工了。单独呆着你不放心,但在那个地方,是集体的环境,很安全。”

司妈妈眼泪就没断过,“你这是要把我跟你爸送养老院?”

不是!是疗养院。

况且也没说一定送吗?“我跟小北在省城都有房子,最后还都得在这里生活。你们在县城留下的那套房子完全没有用处。我知道,买房子叫你们觉得没面子。觉得我们作为女儿的没本事,是没挣到钱给你和我爸在城里买不起房,才要卖老房子的。可现在这房价涨的,一万多一平了……谁家现在一把能挤出那么些钱来?况且,我还想着,颜颜的中考成绩要是不行,能不能想法子叫去国外……这一开销又是几十万。颜颜爸爸会出这个钱,但生活费……我总得给吧。卖了那套在省会买,怎么都不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