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这代人呀(134)(第4/4页)

这个怎么说呢?她尽量用语言去表述他,对方一脸的遗憾:“我早该来的,早该跟你面谈。”他问林雨桐,“有没有想去美国发展……”

“没有!”林雨桐告诉她:“文化是需要土壤的。嫁接的再成功,其实还是摆脱不了骨子里的东西。我不觉得出去发展是个好主意。”

对方表示遗憾,但也表示希望以后有再次合作的可能。

这个可以有!

谈的还算愉快,最后对方说有没有荣幸参观你的庄园。

可这刚过完年,里面啥也没有,她把难处说了,并且欢迎他若是有机会,可以选择在五月以后,十月以前来华,她一定好好的招待他。

两人谈的很愉快。

但是很快的,就有人把这种纯工作性质的工作餐拍了发出去,并配文:某已婚一线女编剧密会外籍男子。

林雨桐直接怼那大V:那人是我!给你看个更清晰的!

然后发了一段餐厅的视频,在争取了威廉的同意之后,把视频发出来了。

请问,编剧跟导演碰面,在中午十一点到一点之间,西餐厅的大厅里,这叫密会?

她在平台上表态:以后想拍照就近前来,不用躲着。想知道什么,直接来问我,我不喜欢偷偷摸摸的。

事实上,你现在躲也没用了。网络上不知道啥时候起,出现了一个视频社区。剪辑各种短视频,有些年轻人就爱这么玩。这玩意现在能不能赚钱,她也没关注过。但认出你过来要求合影,这个正常。偷摸拍了,回去八卦,这也没人管。但就烦这些人,拍点似是而非的段子,弄点引人眼球的文案,烦不胜烦。

许安隐隐有点不安,“这一行往后难做了!”她隐隐的感觉到一种东西,那玩意叫流量。现在还没大规模的爆,但已经有点这种趋势和倾向了。这对行业的影响是巨大的。因此,她看向林雨桐:“往后吧,要么绝对的精品……要么,怎么说呢?我有点慌。”

变故叫很多人猝不及防。

理解这种心情!林雨桐也有这方面的顾虑,成本方便不停的压缩,给演员压缩空间,这就代表着很多你觉得很好的故事,制作方未必能按照你的意愿拍摄出来。

这其实也是砸牌子的事,出名的编剧有时候真有这种顾虑。“我有一种感觉……”林雨桐跟四爷道,“我觉得我这一行,越来越不好干了。”

曾经在浮躁的环境里,拍出过好戏。但那时候海纳是出资方,她说怎么拍就得怎么拍。但现在不成呀,许家也不是一家独资的。

四爷就觉得她还挺认真,认真的样子还挺好玩。于是就问:“那要么,咱们自己干?”

干过这一行了,再不想干了。

四爷就又笑:“要是没估计错,你这一部《明清之际》就能登顶了。国内的文学奖项,你能拿个遍。那一部科幻小说,在国外估计也能获奖,你再玩,其实已经没有新意了。要是没事干,玩点你当时想玩,但最后没玩成的。写小网文去吧,披个马甲,重新冲关,那多好玩呀!”你又不是为了挣钱的!但你要知道,网文大神人家挣的也不少了!而且,你也就慢慢的淡出大家的视线了。

成吗?

成!生命那么长,可不就是想干嘛就干嘛吗?有我在,谁能把你的马甲扒下来?

嗨皮去吧!

那我要写一本――《爱新觉罗家的那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