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这代人呀(133)(第4/6页)

事实上被方姐说对了,像是跟自己不对付的白昆鹏,人家老资格了嘛,在作家和编剧这个圈子里,人家就邀请刘小静加盟。然后在年底的座谈会上,还真就能看到刘小静的身影。少不了有好事者,将两人的拍下来放在一个镜头下比较。这种活动上人家拍的照片,你不能告人家吧?

拍就拍吧!

开会这种场合,林雨桐穿的比较正式,正装出席,这是她的习惯。刘小静学乖了,她不跟着自己学了,有了她自己的风格,她越穿越文艺,越穿越女性。

亚麻的长裙子,搭着亚麻的大披肩,披散这卷发,带着一顶小小的帽子。应该是在美容院打过一些美白针和玻璃酸,皱纹没有了,皮肤也变白了,由专人化妆师给精心修过的妆容,竟然也有七分颜色。

林雨桐几乎是素颜,两人私下的交流群都不一样。但是她那种生活上比较随意的小美人,在这个圈子里还是很容易被中老年男士喜欢。尤其是逢迎对方,小意奉承,以请教的姿态,以晚辈口吻的亲昵。

在现场林雨桐看见谁的手放在她的肩膀上,她都不拒绝。

心里叹气,别管哪个圈子,浮躁是不行的,追捧出来的才女走不远的。她一脚踏进来了,冲着一个风格好好去写,未必没有立足之地。但要是想通过这种方式出道,不说也罢了。

照片一出来,网上就说:飒姐像是老干部,人家才像是文艺圈的才女。

而被批评不像是才女的林雨桐,第一部 历史题材的小说《明清际会》,初稿完成。同步的剧本,也已经进入了尾声。

第一个读者当然是四爷,四爷花费了三天的业余时间,把这本小说看完了。

感觉怎么样?

四爷的手按在打印出来的稿纸上,只说了一个字――好!

他觉得好,那就是真的好。

四爷还专门找了历史学教授,请他们斧正。但作为剧本,这个前期就可以给许小叔了。之后需要修改的时候再说。

等别人一点一点看完,研究完,这中间是需要时间的。

林雨桐觉得能给自己放个大假了!什么也不用干,每天醒来的第一件事想的是我今儿吃点什么好呢,这种感觉真是太棒了。

可还没歇三天了,被许安通知,首映礼――你不来吗?

三部电影,这个东西得看票房的。

宣传上还不能马虎。

活动一般安排在周末,她谁也不带,飞去当个布景板,就又飞回来。当然会遭遇记者的花式采访,但一般不等逮住,她就溜了。

至于之后的成绩怎么样,她也不去关注了。这个得过完年才知道。

反正这一年,一家子跟着领略了网络的神奇,在它的上面,黑的能变成白的,白的能变成黑的。人生低谷到人生巅峰,好似就差一个网络和一个机缘。

不知道怎么的,人家就火了!当然了,又不知道怎么的,话题慢慢的也就回落了。浪花一过去,你也就下去了。

好似一夜之间,企鹅群在慢慢被抛弃,微信群在慢慢的崛起。连孩子的班级群,家长群,都开始有了。然后朋友圈每天都很热闹了。

生活圈子似乎很近,又似乎很远。

谁的手机里没几个群。工作得一个群,朋友得一个群,跟这几个人好,咱们一个群。跟那几个人好,又是一个群。然后同学群,又分大学的,中学的。再然后作为家长,除了家长群,班级群,还得有语文学习群,数学学习群,英语学习群,阅读打卡群,体育锻炼打卡群……林林总总的,多到眼花缭乱。完了每天孩子的作业得打卡。

金豆豆自己拿着手机给自己拍,这一点倒是可以。大点的,自律的孩子,就能解放大人。但低年级的,估计是不行。

完了之后,金家这边有个家庭群,又分大家庭小家庭,只这边哥仨妯娌三个,这是个小的家庭群,还有其他的堂兄弟的话,你还得再加个大的家庭群。

林家也一样!

这要是孩子大点了,能自己有手机了,小的三口之家,是不是还得再有一个群。

你要是不设置个消息免打搅,那这一天,可太热闹了。饶是关闭了大部分的群消息,可有些是不能关的。工作的,你怎么关?孩子学校的每个群消息你都没法关的。

然后你就发现,你再想专心干点啥,那真是不能了。手机一响,你就得看。上个厕所,你得先翻开那些免打搅的信息里有没有什么重要的,别被漏过去才好。

朋友圈发的消息,你还得适当的点赞。

好像有了这个东西,大家不执着于打电话了,动不动语音一下,视频一下。

这玩意就成了查岗利器!

四爷晚上跟几个一块合作的朋友在外面吃饭,一会子这个手机响了,视频邀请。一会子那个手机响了,又是视频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