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百味人生(18)(第4/6页)

不见了?

怎么不见了?

“她回去说要洗一洗,那我们叫她洗。她说得热水,要去抱柴火现烧,我们想着一盆水烧热也不费事。还怕她跑,我叫韩嫂子在屋里看着人自己去抱柴的。水热了,我们不能看着她洗呀!就在外面等着呢。结果等了好一会子,屋里都没动静。问了几声,里面也没应答的,结果推开门就不见人了!”

跑了?!

这可太意外了!

“别是想不开,又寻死了?”

不能吧?

要是万一呢?

好家伙,一个大队的人都惊动了,沿河找的,去井沿看的,去池塘边的,都派人找了。

“会不会去山上了?”

“是啊!找根树挂根绳子……”

“赶紧的,再去找。”

四爷心说,现在这人真是单纯。只朝这方面想,就不想着林美琴早前进出公社跟回家似得,她手里各种盖章后的介绍信多的很。这个时候只要上了大路,随便拦个顺风车,然后在哪个火车道的边上一扒拉,等天亮了,人就走远了。

前几年闹那个串联。后来被禁止了,可只是说不能免费做火车,不能免费给提供食宿的,不许大规模的有组织的四下里跑,但要是有人私下里打着什么伟大的旗号,她这种带着介绍信或是招工信的人,还别说,别人一定会奉若上宾的。如今通信不方便,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她在外面混的一年半载都不是问题。到时候说不定找到机会混个名头出来,‘衣锦还乡’的时候,谁还在乎这些过往?

他跟农校几个学生嘀咕了一句,却不想,天光大亮了都没堵住人。

林雨桐起来的时候才听说这事,“这么神奇吗?”

一个大活人,就这么没了?!

林雨桐才不信呢,以她的脚力跑不远,说不定压根就没跑。四爷说的方向确实是她会干的事,但现在,她应该在哪里躲着呢,并没有出村。

可是能在哪里躲着呢?

四爷眼里多了几分复杂,“叫小吴和大江去金家去看看,看细致点。”

在金家躲着?

“尤其是老太太那边。”四爷笃定,“要是没出村,八成是在那边躲着。”

跟金家老太太住的院子只隔着一家,还是郭庆芬住的院子。她从窗户跳到后院,从后院站在柴火垛上就能进郭庆芬的后院,再翻过去就是金家老太太的后院了。

小吴不解:“为啥呀?”不是俩家不对付吗?这怎么还?

四爷摆手,“先去找,找到了再说。”

这事把公社都惊动了,冯所一早急匆匆的过来,细细了听了一遍就想骂娘,“这都叫什么事!”

林雨桐苦笑,给人家端了茶,“之前她就有越级向上反映的前科……这要是真走远了,省城她敢去,BJ都敢去。您也该看出来了,她真能办到的。”

小人物一个,本事没多大,犯蠢的时候还挺多,可往往要紧的时候特别豁得出去,没啥不敢干的。这就很要命了,虽然不至于有多大的伤害,可老膈应人了。

冯所也挠头,“算了……你这孩子也挺倒霉了。”

这边说着话呢,外面乌泱泱的进来好些人。

大江和小吴跟大队上不少人,簇拥着金家的老太太进来了。被四爷猜着了,林美琴果然藏在了金家老太太那边。

林雨桐已经明白这老太太的心思了,林美琴一定说了,要是她不跑就会被定为坏分子。要是成了坏分子就会牵连子女,要是牵连子女,四丫就跑不了,四丫跑不了四爷就跑不了。这老太太心知四爷是亲孙子,因此上,她怕牵连了小孙子,因此容林美琴藏身,只怕还会等金胜利回来,叫金胜利出车的时候顺便把林美琴给送远一些,再远一些。叫她一辈子摸不回来才好呢。

可这老太太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却不是这么说的,她没牵扯孙子的意思,只道:“她跳进来,说啥要成坏分子了,又说四丫肯定被牵连,又说老四啥的……我才不管老四不老四的,老四也不是我金家的根面,牵连不牵连的……跟我没关系。可还得答应她……为啥呢?因为我老了,我弄不过她。她年轻……我这一害怕,就应下了。你想啊,大半夜的有人钻屋里,手里拎着砍刀……我能不怕吗?”

这话说的没法指责她了。

“那林美琴呢?”冯所就问。

老太太摇头,“我年纪大了,不知道啥时候睡着了,起来就不见她的人了。”

大江递了把砍刀过去,“这刀上有个林字,我发现这个了,才想着,是不是林美琴确实在金家呆过。”

林雨桐就问说,“家里还丢啥东西了?”

老太太看了林雨桐一眼,才道:“我的一身旧衣服丢了,包头的头巾丢了,家常用的拐杖丢了……还有几个窝头和十来块钱,都不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