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百味人生(12)(第4/6页)

林雨桐特喜欢这地方,贼上那池子不是一天两天了,见天的问四爷:“那里面有没有大鱼?”

这得多馋肉呀!

走!明儿去县里,给你弄肉去。

别别别!你就是明儿弄肉去,我也得知道那池子有没有大鱼。

结果这天晚上都睡下了,听到敲门声。林雨桐赶紧起身去开门了,就见四爷拎了两个桶进来,后面还跟着杨建国。

林雨桐赶紧把人让进来,进了屋叫两人烤火,这才看桶里,“这么多!”

鱼不多,倒是不少泥鳅。

这么冷的天,咋弄上来的?

杨建国坐在火边跺脚,“叫了刘三他们。这些真是牲口,不知道啥是冷,一听说池子里肯定有东西,而且这水不深,狗R的愣是脱了下去摸去了!”

水不深吗?

杨建国比划了一下,“到胸口位置。就是淤泥厚……里面的货不少……给咱们分了这么些来,他们带走了三蛇皮袋子。”

干啥之前没人从野塘子里弄鱼呢?

四爷知道:“这两年水退了,原先这里是一大片沼泽,不是说有水鬼吗?”没人敢带头!据说早年淹死过人。

杨建国对林雨桐这种动不动就不知道当地的情况已经不奇怪了。亲近些的都知道,她之前脑袋受伤,断断续续的忘了不少事。这会子身上暖和了,他就道,“这些人肯定盯上这些野池子了,估计三不五时的要弄点。”

那咱就管不着了。有这些就不错了!

林雨桐就问杨建国,“你过年回家吗?反正也没啥事,要不把这些收拾一些,你带着回去过个年。”

也成呀!

杨建国家在省城,倒是不远,去了县城坐车,四五个小时也就到了。父母都是小干部,家里兄弟姐妹多,他是替他姐姐下的乡。家里也总还能补贴一些,所以他的日子过的并不算多艰难。

于是,三人上手,把这些都给收拾了。只留了一些够吃两顿的,其余的分成三份都要带走的。杨建国直接回家,四爷拿着这个要去一趟农校,而林雨桐得去一趟一个战友家――那个被原身救的韩红英的家。

前两天她收到老部队的的来信,正是这个韩红英寄来的。随信寄来了五斤粮票和十块钱来。粮票是她攒下来的,十块钱是班里的战友给凑出来的。她这才决定上韩红英家拜访。

这里距离通往煤矿的公路只不到二里路,三人走过去拦了车直奔县城。到了县城先把杨建国送上去省城的车,然后才忙自己的事。

本来想跟四爷一块的,可手里拿着两份的东西登人家的门,怎么看都觉得不合适。干脆就暂时分开,四爷去农校还有事呢,“我在学校这边等着你,你办完事过来找我就行。”

也成呀!

于是,林雨桐按照韩红英给的地址,找到了卷烟厂的家属院。韩爸是卷烟厂的副厂长,韩妈是县歌舞团管后勤的,家里还有一个个哥哥一个嫂子,两人都是供销社的。

今儿是周末,林雨桐到的又早,来的时候人家都在家呢。开门的是个年轻的小媳妇,满脸的戒备,“你找谁?”

“你好,我是红英的战友。我姓林!”

这人先是愣了一下,而后打量了林雨桐一下,就扬起笑脸,“爸妈,红兵,赶紧的,红英的战友来了。”紧跟着就让林雨桐进门,“进来!进来!别客气。”

家里收拾的很干净,住的地方也大。沙发茶几齐全。

林雨桐拎着蛇皮袋子,“嫂子,这个您送去厨房。这是泥鳅!”

“来就来了,还带了东西,太客气了。”说着话,就赶紧接了过去。

里面的人也才看清楚林雨桐。穿的是公安制服,特别笔挺精神一姑娘。一点也不像是乡下出来的。

韩妈特别热情,“是小林呀?快坐快坐!红英之前打电话又写信的,每次都提你。我跟你叔叔才说是年前抽空去瞧瞧你的,你看,这多失礼的。”

有心早去看了!不过是怕原身那个出身那个伤情再讹上他们罢了。不算是多好的好人,但也说不上是坏人。就是普普通通的普通人!这就属于能打交道,能相互用用的那种关系,别的别苛求。

而自己和四爷,现在就是需要这样的关系来用一用。韩红英是韩红英,她的家人是她的家人,区分开就没什么难以接受的了。就像是自己今儿穿着制服,证明工作安排了,还不错。出门能带着肉的人,日子就不会差。所以,人家请进门是没有负担的。

韩爸先是问工作的情况,一听不在县城,就有些沉吟。韩妈一看这样,就戳了戳韩爸,“要不,你找找以前的老关系给调动调动?”

“可别。”能说出这么一句话来林雨桐就承情了,“当时要留县城是有机会留的,安置办的大姐我熟悉,是我想回去的。再则,那边是矿区,听说要上马电厂,农场又已经动工了,说实话,那里已经不比在县里差了。再则,离我爸也近些,方便照顾。回去是我求来的!我这次来,就是单纯的来瞧瞧。”说着就把韩红英寄回来的粮票拿出来推过去,“我要是给她退回去吧,怕她多想。可要是留下吧,又怕她省吃俭用的来补贴我。信里我把情况说的再好,她见不到就始终不放心,所以我冒昧上门了,一则呢,替她看看叔叔阿姨,看看家里好不好。二则,也让叔叔阿姨看看我,是不是真的像她想的那样,面有菜色,吃不饱穿不暖。三则嘛,也是快过年了,给叔叔阿姨送点年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