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客从何来(87)(第2/6页)

结果四爷回来就见自家胖丫头猴在树杈上,不知道坐在上面看啥呢。见他回来了还一脸兴奋,“爹爹――”

“下来!”四爷站在树下,“下来,爹爹接着你!”

好啊!

压根不知道什么叫害怕,手一松,直接就从上面跳下来了。跟着的随从吓的心都要出来了,接住是接住了,可这么玩谁受的了呀。

人家孩子不害怕呀,可高兴了,“还玩!爹爹,我还能上去跳!”

再跳就要人命了!

“谁教你爬树的?”便是金宝昌也不能这么没谱呀,没大人看着怎么办。

两个侄女在边上你一言我一语的。

“四婶爬树……早前,我们都看见了。”“我没学会!”

“我也没学会!”

“妹妹学会了,摔了两回就会了,再没摔过!”

四爷:“……”那这孩子可算是天赋异禀了。不过跟孩子不能这么说,“你们四婶不对,她不该爬树,四叔回去就说她,你们不能学。”

四爷把孩子带着,一个一个先给送回去就,然后才抱着自家这个回家。路上还在想,桐桐啥时候爬树了?爬树干啥?

“我爬树?”啥时候的事?哦哦哦!想起来,“不是鸟窝被风吹落下来了,窝里还有小鸟,我给放回去固定好了。”就那一回,怎么还给看见了。看见了还给学会了!小丫头挺能耐呀!

宝珠只露着小米牙扬着头笑,一副求表扬的样子。

林雨桐摸了摸她的头,还是夸了一句:“聪明!”

宝珠瞬间就傲娇了,“我不比二姐差吧?”二姐说的是二房的宝华。当年老二去了凉州之后一年,周氏还是想法子,把楚氏送去了。没说送了老二的家眷,而是以打发楚氏去探亲的借口,去了周家。周家那边事娘舅家,庶子也得认舅舅的吧。外甥媳妇替瞧瞧舅舅舅母,这总归没错吧。当舅母的想把外甥媳妇留在身边多住些日子,也没问题吧?别说住三五个月半年了,就是三年五年,只要没人管,靠着周家买个院子,就能常住。这也是为了叫小两口团聚的。结果去了三个月,发现有两个月的身孕了,就回来了。原因呢,就是受不了凉州的苦寒。那边还是荒凉,要什么没什么。这各个大营安排家眷,安排的都不算远。这不远就意味着距离城镇有些距离。反正买什么都不大方便。三五天有个货郎,或是谁出去的时候顺便带点啥回来,楚氏住了三个月,实在是受不了了。刚巧也有孕了,就直接回来了。

回来之后就剩下个女儿月华。而后夫妻关系好似就再没好过!老二每年也回来两三次,这几年更是步步高升,可回来基本不回后院去。楚氏也知道是为啥的,不敢言语。却把唯一的女儿当成寄托。

家里光是请各种师傅,就请了五位。教导规矩的教养嬷嬷一位,针织女红一位,学文兼顾书和画一位,学舞一位,学乐一位。孩子的时间排的满满当当,但效果很明显。走出来跟家里粗养的几个姑娘明显不同。

走出来谁都要夸一句的。

林雨桐给这小丫头把手洗了,“谁说你比你二姐差了?”

宝珠不高兴,“二伯娘不叫二姐跟我学,说是她跟我不一样。”

我哪里不好了?好不开森!

这样呀!她跟你是不一样,你能随心所欲,人家不能。

“吃饭!”林雨桐给孩子把袖子放下,由着她自己上她的座位。

四爷过去洗手,朝外看了看,“那两大的呢?”

“别等了,一准不回来吃了。”林雨桐过去盛饭,简单的说了孩子的事,就问说,“又吵起来了?”

嗯!

林雨桐就笑,四爷确实是坏的很。这些年,把庙学乾部的人都给用狠了,别的事都不干,就奔着水利工程去。这玩意别管哪一朝谁当政,这都是利在千秋的功业。所以说,你们干不干?

对方能拒绝吗?

你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对方拒绝不了呀!再说了,权衡利弊的是高层,对于那么多庙学的出身的精英来说,当一条能实用的千年的水渠跟你的名字挂钩名传青史的时候,你能那么淡定吗?

四爷相当于给定了一个标准,什么是神?站在高处云山雾罩的就是神吗?不是!只有那种历经千年岁月,依然有人记得你的人,那才是神。在现世,以此来赚钱养家,以此来彰显价值,百年千年后,恩泽万千。哪里还有比这更好的事?

于是他这个自封的‘水利部长’,这些年那是炙手可热。

大汉国境内的每一条河流,它的走向,它的蓄水量。哪些是可以修水库,调解水量的,哪里是可以引流,平衡小区域的用水灌溉的。工程量大呀,最开始效果不明显。可五六年之后,一些小区域就明显感觉到水利带来的便利了。七八年之后,很多大区域至少旱涝灾害带来的影响小了。因此受益的百姓何止千万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