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重启时光(40)(第3/6页)

翻译处不仅是提供笔译,还有口译。口译又有交传和同传,外事活动的话,其实口译要比笔译多的多。

你做翻译的,然后跟出去站在领导边上,以一个大胖子的形象?不像样呀!

不管怎么说,人家在释放友善的信号,她大大方方的接了。等满一周的时间,岗前培训考试完成,顺利过关之后,她才算是正式的入职。

被称为钟处的钟实,将林雨桐安排在梅组长的一组,林雨桐这才算是成了自己人。

小毛也热情了起来,其他人晚上不加班下班就回家了,但小毛也单身,跟林雨桐一起约着去食堂吃饭,也顺道介绍一些其他处室的人。因为一直没有打交道的机会,就这么不远不近的处着。

才来工作了一周,可家里天天都回打电话过来,“怎么样呀?工作好不好做……人家好不好相处……”

在单位上很多事情是不能对外说的,因此回答永远都是‘好’,‘挺好的’,说的最详细的就是――今儿吃了啥菜,那个什么什么做的可好吃了。其他的一盖都不能提。

但紧跟着这样的烦恼就没有了,因为真的忙到没有时间。开会本来就多,大家还都在加班。加班到什么程度,据说是上面的领导一年里没有休假过一天。

每个周末都有要签的文件。

一说要有外事会议,那就完蛋,基本都在办公室里耗着呢。能提前拿到一些会议要点,你得根据这个要点补充自己的知识盲点。作为笔译的,最怕负责流程的那些部门一会子一个主意,这会子想起这个,过来叫你改一下。一会子又想起那个,再叫你改一下。林雨桐同一份东西一天改了好几次,完全不知道最终的版本跟最初的版本差别在哪里。

晚上一回宿舍就跟四爷吐糟,“不能再这么下去了,再这么下去我得疯了。”

四爷就笑,“你跟别人正好是相反的。现在这种的,你往上扑腾,除了出身更高点镀金之外,确实不适合你。”

上面那就是个大型机器,要保证国家机器运转,单位都是个部件,你只能算一个小螺丝钉。在那里,你不到一定程度,你就得按部就班,没别的给你发挥的空间和机会。

可要是一心求稳的,人家就喜欢按部就班,安排什么做什么,做好了就行。其实是没有很复杂的人事关系和勾心斗角。

反倒是下基层,人事关系复杂,一般人摆弄不明白。很多刚毕业的孩子摆弄不了这个,当然更向往大衙门。但是桐桐则刚好相反,叫她跟着钟摆一样,整天保持这一个节奏工作,那完蛋了,她真耐不住。但叫她下来在复杂的环境里试试,她就能如鱼得水。

可这一年是她耐着性子也得磨完的。

每天的工作,除了工作就是学习。对的!学习的氛围特别好。经贸领域里,最少不了的是两个专业,一个是法律,一个是金融。金融这块林雨桐听四爷说的多了,耳融目染的也还可以,法律的话这个东西要求严谨,对翻译的要求就会越高。不学习成吗?

晚上不加班的时候也都没走,在办公室里学,学法律词条,拿不准的就得赶紧求援,像是外方的翻译人员,像是相关司局的专业人员,都属于被求援的一类人。于是,不知不觉的,这电话里存的人是越来越多了。

早上林雨桐提前半个小时到,这应该算早的了。可慢慢的就会发现,早半个小时是常态。一进办公室,就听到播报新闻的声音。BBC成了大家每天必然要听的,要了解时事。

林雨桐觉得自己这个工作态度已经可以的很了,结果跟小毛熟悉了以后,被小毛请求,“能不能你来上班的时候帮我带份早饭。”

啊?

小毛压力也大,“我做了一年新人了,自觉进步了不少。可是呢,现在跟你一样的工作量,你基本到半下午就完工了,可我只要能按时完成就不错了。你的稿子是基本不用改,我的拿上去钟处得在上面画五环。没法子,笨鸟先飞嘛!”

林雨桐这才知道小毛早上六点到办公室,晚上不加班的话,过了十点半才走。

只有工作,没有生活呀!

而且,林雨桐发现很少有人谈私生活,也没人想着给你介绍对象或是别的,据说梅组长到现在都没结婚,原因不明。但也没人去关注这些。

这样的强度得坚持了一个月吧,天已经冷了,林雨桐特意出去买了几身天冷穿的衣服的时候,梅组长终于开恩了,放她和小毛去听会。

听会就是听别人开会,开会的时候会有翻译,叫他们跟着听听,为以后的上岗做准备。

小毛着急啊,从来不到宿舍找林雨桐的她找来了,“你需要买衣服吗?一起去呀!”

我并不需要。之前买的时候就是考虑到现在的打扮得保守,因此,都买的很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