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最佳方案(第2/4页)

……

若是放在平时云安大概很快就能想起,但最近她实在太累了,由于长时间得不到休息又在愤懑和思念中度日,严重影响到了云安的反应能力和记忆力,她不得不从赵金之案的一开始进行捋顺,直到东方露白云安猛地从床上弹了起来,就那样直挺挺地弹坐起来。

云安的双眼赤红,她拿起一直按在胸口上的信纸,将上面简单的一行字看了一遍又一遍,眼泪突然决堤。

云安蜷缩了身体,双手抱着膝盖将头埋在臂弯里,再也遏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哭出了声音。

云安想起来了,她回忆起在赵金之案审理的前一夜,林不羡和自己说了什么。

林不羡曾对云安说:“不要顾虑我,保全你自己才是要紧,我不要紧的……”

尘封的记忆一旦找回,便在云安的脑海里回映出了当时的画面,林不羡的声音,她的体温,她的眼眸,所有的一切全部涌现出来。

云安感觉自己的心肺被撕扯着痛了起来,突如其来的力量将心肺尽数震碎,零落了一地……连做出反应的余地都没给云安留。

云安设想了好多种可能,万万没想到都到了这个节骨眼……她们都已身陷囹圄了,她竟然还能说出这样的话。

云安痛极了,那是一种挣脱了精神范畴的疼痛,反馈在身体上,痛到不能呼吸。

云安蜷缩在床上,将信纸按在胸口,一遍遍呼唤着林不羡的名字。

“不要顾虑我,保全你自己才是要紧,我不要紧的……”

“亦溪啊亦溪,你……怎能如此‘残忍’?到了这个关头竟还能说出这样的话来……到底是多冷静的一个人,才能说出这样的话?你……我又怎么可能做得到呢?”

……

刚开始被绑走的时候,林不羡坚信这帮人既然没有当场伤害她们,她们应该是安全的……当然,前提条件是这些人能得到他们想要的东西。

林不羡坚信云安一定会来救她们的,而且云安也有能力救她们。

但是……随着她们马不停蹄地向西走,林不羡逐渐理清了一些东西……这些人的幕后主子很有可能是一位……皇族。

确切地说,正是远在西北的宁安王殿下。

得知这个真相后,林不羡的心情随之复杂了起来。

无论云安再怎么优秀,再怎么身手敏捷,她终不过是一介平民,即便是有玄一道长在后面撑腰,若宁安王要做的事情真如自己猜测的那般……就算是神仙下凡也阻止不了宁安王的。

而且,一个宁安王又怎么敢?

很有可能宁安王此举已经得到了北海将军府的支持!

一边是坐拥兵权的皇族,一边只是一个穿越者,若这两方碰撞起来,胜负不言而喻。

关于这件事,林不羡想了很多很多……

这分明是去往雍州的路,那里是宁安王的大本营,云安若是硬闯……只能是有去无回。

恰巧他们让林不羡提供一样可以证明身份,表明安全的信物,林不羡慎重思考后,便在纸上写了那样一句话。

任凭宁安王府再怎么手眼通天,也不可能知道夫妻之间的密语吧?

林不羡相信,云安一定记得。

因为云安说过……她记得她们在一起之后的每一件事情,林不羡深信云安的话。

虽然这封信实际上等同于自我放弃,但那一刻……林不羡发挥出了她身为陇东林氏上任继承人特有的天赋和果决。

林不羡是商人,她最拿手的就是权衡利弊,算清账目。

既然云安对抗安宁王府在她看来无异于以卵击石,既然她们全家已然落入敌手,不如理智一点儿……将损失降到最低。

当然,林不羡知道云安是绝不可能放弃营救她们的,林不羡只是在通过这封信提醒云安:如果将来某一刻,她们面临着全军覆没的危险,请云安务必要保全自己……

这,既是林不羡对云安的深情,更是林不羡理智客观地对局势进行分析后,得出的最佳方案。

转眼到了“通和”二年的中秋节。

按照燕国的传统,中秋节是仅次于春节的最大节日,是一个举国共庆,阖家团圆的日子。

除了要准备贡品参拜月光娘娘以及赏月和吃各地特色食物外,还有一个盛大的活动——放河灯。

中元节的河灯表达怀念和追思,中秋节的河灯表示团圆和祈福,自然在百姓的心中更加重要。

各式各样,颜色喜庆的河灯飘在水中,桥头河边聚满了赏灯的游人,沿河街道两边的铺子更是推出了一系列的小游戏,只要几文钱报名,闯关成功就能得到奖品,街边的商贩也卖力地吆喝着……举国上下沉浸在喜庆的海洋里。

突然……不知是那个耳聪目明的惊恐地喊了一声,人群循声望去……陷入了骚动。